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明溪夏坊溪:清溪治出幸福来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溪记者站 詹铁笛 罗 杰 通讯员 朱 超 李 茜

建于明溪县夏坊乡的福建鸣溪省级湿地公园,境内碧水流缓、苍翠摇绿,充满了脱出尘世的水墨写意。

夏坊溪是公园规划区域内的3条主要河流之一,流域覆盖夏坊、鳌坑、李沂等多个村庄,人烟与自然深度交汇。夏坊溪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

夏坊乡党委书记、河长李一帆介绍,近年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着较优的水准,鳌坑等河段的自然美景吸引着露营的游客和众多珍稀鸟儿。然而,河流治理非一时之功,汛期雨量增大导致的泥沙、杂物涌入,沿河村民生活垃圾的污染,还有附近养殖业的排污,都对夏坊溪构成威胁。

如何长久地保障夏坊溪水清河畅?李一帆表示:“水环境治理不进则退,关键在于坚持深化河湖长制、‘晒水、议水、评水’机制,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科学有效的常态化机制作保障。”

水质好不好,治理成效佳不佳?晒出来瞧瞧。打开政府官方网站、乡镇政务公开栏等平台,明溪县每月定期公布的国控、省控断面以及乡镇交接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一目了然。这一举措打开了社会各界一起参与监督治理的窗口,让水环境治理更加公开透明。

“这样的‘晒水’很好,水质信息公开了,我们这些志愿者参与监督更有方向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夏坊乡水质监督志愿者王良说。

护河治水遇到哪些难题?大家坐下议一议,多方合力解决。夏坊乡每季度召开议水会议,把流域治理中遇到的涉河涉水问题摆上台面,让生态环境局夏坊工作站、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水利站等部门,流域涉及的各行政村,共同把脉、精准施策。

“此前汛期涨水,夏坊溪遭受了农田面源污染,就是在季度议水会商中,各部门商议使用农技指导、建生态沟渠等方式治水,仅一个多月,水质就重新达到优良标准。”李一帆说。

李一帆表示,夏坊乡还加强与上下游乡镇的跨界联治,与县人民法院、林业局联合设立鸣溪省级湿地公园巡回审判点,建成巡查预警、联合打击惩处、湿地公益修复、普法宣传联动机制,为筑牢区域生态屏障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治理成效怎么样?考核标准来评判。明溪现行国省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质量考评工作机制,考核范畴包括水质改善情况、问题处置效率,统一进行评分,考核结果直接与管护费用挂钩,达到“干得好奖励、干不好整改”的效果。

“这就倒逼我们作风更务实严谨,工作落实更高效有力。”李一帆说,几年来,夏坊乡除了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好治河护河主体责任,确保每一项具体措施能落到实处,还组建专业生态管护队、聘请各村河道专管员,构建“大管护+小专管”双轮驱动的管护格局,利用“福建数字河湖”App强化日常巡河力度、推行智能化巡河。今年以来,各支队伍已经清理河道垃圾10余吨。夏坊溪流域及其周边水系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微整治、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等项目先后实施,一体推进生态护岸、生态沟渠、污水治理、植被恢复建设。考核的“指挥棒”倒逼各级责任主体抓实抓细治水工作,拿出实打实的管护行动。

明溪目前推行的全流域河湖第三方物业化管理机制,也为夏坊溪治理注入新活力。专业的“河道管家”团队今年已在夏坊溪流域清理“四乱”117处。

经过几年接续治理,目前,夏坊溪域内1个国控断面、2个小流域断面、1个乡镇交接断面的水质均稳定在Ⅱ类标准。

生态治理要出成效,更要转化为发展红利。夏坊溪流域可利用水域面积达4000余亩,一片好水盛产鳜鱼、青鱼、翘嘴、草鱼、鲳鱼等鱼类,在钓友圈享有盛名,鳌坑村桃地桥竞技垂钓综合体项目顺势落地。在福建鸣溪省级湿地公园核心区,山水之间还是静心之地、鸟类天堂,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吸引海南鳽、鸳鸯、斑头大翠等难得一见的珍稀水禽繁衍生息,生态观鸟、休闲康养等产业相继发展。一位位“鸟导”领着国内外观鸟客前来,福建鸣溪省级湿地公园环湖步道成为新兴的徒步目的地,“生态观鸟+徒步溯溪”体验模式成为夏坊的特色新玩法,为美丽夏坊打开一扇崭新的发展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