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平
武夷山脉南段层峦叠嶂,宛如时光老人展开的千褶裙裾,将一座千年古县轻轻揽在怀中。这里的云雾会说话——每当晨岚升起,唐开元十三年的设县诏令就在竹海松涛间重新颁布;每当暮霭低垂,天宝元年的更名文牒便随着鹭鸟的翅膀掠过三江源头。
我聆听客家先民的南迁史诗。黄河浪涛声犹在耳畔呜咽,中原士族的衣冠渡江而来,在石壁盆地绽放出崭新的文明之花。扶老携幼的队伍踏碎武夷山雪,南迁的脚步在宁化大地烙下深沉的印记——那些带着故土祠堂香火的先人,将北方的麦穗化作南国的稻浪,将河洛雅言融为客家山歌。而今世界客属寻根的脚步,年年岁岁踏响公祭大道,三牲五鼎的香烟缭绕中,百万裔孙的叩首震动了石壁的春秋。客家祖地牌坊下,白发老翁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抔黄土,泪光中映出千年迁徙路上所有的月落与日出。
我触摸宁化绵延千载的文脉瀚海。开县先贤的筚路蓝缕化作客家训诫,在围屋天井里代代相传;明代状元的朱笔如椽,点破闽西山野的文化荒原。看哪!郑文宝的诗句从宋版书页间跃然飞出,正为汀州古城谱写灵秀词章;他的水利碑文在滁河堤岸上镌刻千年,每处镂痕都沉淀着文人太守的济世情怀。黄慎的写意人物从宣纸走出,正与街头艺人共舞水墨丹青;伊秉绶的隶书金字在商匾牌坊上呼吸,每个笔画都饱含着千年古县的雍容气度。而今清华园的通知书与北大燕园的录取函,如凤凰木的红叶纷飞在翠江两岸。那些在题海征战的少年,既是状元文化的当代传人,更是苏区精神孕育的新芽。古今文脉在此奇妙交融:古诗韵与编程代码同在晨读声中飞扬,砚台墨香与实验试剂在求知目光里共舞。
我看见追求光明的宁化,她披着血色战袍。一万三千七百个青年如杜鹃花般绽放在红色土壤上,六千六百个英魂化作星辰永远守望苍穹。这片土地记得每一个灼热的体温:母亲缝制的草鞋踏过万水千山,妻子珍藏的竹簪在枪林弹雨中闪耀,少年刻在黄连树上的誓言与山河同寿。风穿过中央苏区的残垣断壁时,总带着哽咽的回响,而那些被子弹洞穿的红旗,依然在记忆的天空猎猎作响。
我凝视现在的宁化,她身着流光溢彩的锦绣华服。银龙般的高速公路与金梭般的铁路线,刺破武夷山千年寂静,将客家山歌与四海涛声编织成新时代的交响曲。昔日革命者走过的羊肠小道,如今延伸为乡村振兴的康庄脉络:美丽乡村如珍珠散落,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与智能温控大棚相映成趣,生态果园里的脐橙缀成满地繁星,每一颗都饱含数字化管理的甜蜜。
宁化之夜宛如天宫倾倒星河!翠江两岸的霓虹是大地生长的水晶森林,LED灯带如流萤在楼宇间翩跹起舞。古谯楼的飞檐挂满月华与灯彩,红军广场上全息投影正重现长征故事,现代光艺与红色记忆在此水乳交融。夜市炊烟携着煎包与奶茶的香气漫过福宁桥,5G智慧灯柱同时传送着客家山歌直播和跨境电商数据。电商产业园的灯火彻夜不眠,那些在屏幕前售卖辣椒酱与客家酒酿的年轻人,鼠标轻点间便让宁化味道飘向大洋彼岸。
我沉醉于宁化大地的造化神工。天鹅洞群如时光雕琢的水晶宫殿,在武夷脉理中藏匿着亿万年地质史诗。神风龙宫地下河在黑暗中蜿蜒,舟楫摇动时,钟乳石群便在光影交错间苏醒:擎天玉柱如盘古脊梁撑开混沌,石瀑银河似九天星河凝固成霜。水滴叩击亿万年时光的节拍,在穹顶奏响地球脉动的编钟之乐。那些石莲花在彩灯映照下次第绽放,恰似客家先民南迁时遗落的冠冕,又似苏区红军暗夜行军时高举的火把,此刻都化作地质年轮里永恒的战栗。当游船穿过龙宫天门,恍若穿越时空隧道——前方是现代灯彩勾勒的奇幻世界,身后是唐宋诗人咏叹的山水灵境,而地下河的潺潺水声,始终吟唱着连接古今的地心史诗。
我遥望未来的宁化,她驾着七彩祥云。三江之水化作书写未来的墨汁,武夷山脉是铺向天际的宣纸。客家祖训与区块链代码在云端交融,红色基因催生出人工智能的新芽。生态文明与科技发展这对孪生姐妹,正携手在千年古县的画卷上添注新时代的批注。
一千三百年不过弹指,宁化却将永恒凝于瞬息。她既是躺在时光长河里淘洗的卵石,又是站在时代潮头冲浪的健儿;既是枕着客家山歌入眠的耄耋老人,又是踩着数字节拍起舞的青春少年。当建县一千三百周年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从武夷山脉南段传来的,既是千年古县的心跳,也是未来之城拔节的声音。
且以客家酿酒的陶瓮,盛三江之源水; 且以苏区锻剑的熔炉,铸新时代丰碑; 且以长征丈天的脚步,量未来之征程! 这方被先烈鲜血与客家人汗水反复浇灌的土地,正在续写属于下一个千年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