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变电站入选第三批省级工业遗产名单
日期:09-16
本报讯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6家福建省省级工业遗产名单,三明220千伏后山变电站站址成功入选。
后山变电站位于三元区北山路50号,于1969年底开工建设钢筋混凝土碉堡式双层掩体1座、红砖厂房(35千伏开关室)1座、值班主控楼1座、设备区护坡挡墙1处,70年代开挖排洪沟,1974年正式投运,是福建省小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产物。本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原则,后山变电站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坳里,站内独特建筑和户外电气设备顺势呈阶梯式分层排列。
老一辈电力人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下,翻山越岭架设线路,“手拖肩扛”运输设备物资,自主开展产品研制,建成全国首座全晶体管化保护的220千伏大型变电站,完美诠释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一代代电力人接续传承,积极应对2005年泥石流自然灾害,推动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始终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近年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深入挖掘后山变电站的工业遗产价值,加大遗产保护力度,仔细查阅图纸档案、电力工业志等史实材料,深入访谈建站亲历者,广泛征集老物件,为申报工业遗产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站内较好保存了碉堡式双层掩体、红砖厂房、值班主控楼等老建筑,35千伏高压户内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上世纪手写试验记录本、现场工作老照片、老一辈电力工人的各类荣誉证书和工具书等档案材料,充分展现了后山变电站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严格按照《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省级工业遗产的通知》要求,经过地市推荐、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等程序遴选产生。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积极研究制定站址保护利用规划,将把后山变电站着力打造成为变电专业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让后山变电站工业遗产彰显时代价值、焕发全新活力。
(全媒体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邓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