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供水保障工程让村民用水更安心

日期:09-14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9月3日,沙县区富口镇盖竹村村民吴建军在家中淘洗中午要煮的青菜,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一片片菜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

吴建军今年53岁,他对全新的供水保障工程给村子的水质和水量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以前一到七八月份,水就锈红锈红的,洗菜都感觉洗不干净。现在水龙头一开,都是清清的水,洗完的菜吃起来更安心了。”吴建军感慨地说。

盖竹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沙县区富口镇西南部。由于村庄地势高,周边林地主要是竹林,水土涵养能力差,导致季节性缺水和雨季用水浑浊,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县区水利局积极谋划,向上争取省级补助资金40万元,建设全新的供水设施。该设施包括新装加压水泵1台、新建净水设备1套、新建清水池1座及新装输配水管道500米,日均处理饮用水100吨,受益人口700余人。

在沙县区南阳乡坡科村,供饮水项目的更新也惠及当地村民。村民张圣德和母亲常年居住在坡科村,过去每到冬季,一大家子人的用水就成了难题。“以前那个水一到冬天就很少,有时候洗个头发水量很小,涂了洗发露总觉着洗不干净。”张圣德说,“现在改造完好多了,再也不用怕洗一半没水,一家人都能舒舒服服洗个澡了。”

今年以来,沙县区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提质,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点滴之水”倾注民生。

建管并重保障农村用水。 沙县区已完成4个乡镇水厂及管网工程建设,解决了夏茂、富口、南霞等乡镇18个村的农村供水问题。同时,2座规模化水厂同步建设,管网延伸78公里,以点带面扩大供水覆盖范围。此外,沙县区还成立了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制定了区级《三明市沙县区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工作方案》,投入专项补助资金293万元,实行清单化拨付、闭环式监管,确保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响应需求解决用水难题。 沙县区将141处单村供水列入维养范围,采用“村级水管员+专业化维养机构”的管护模式,推动管理职业化、精细化。针对部分村水量不足、水质浑浊等问题,通过新增水源、修复饮水设施等综合治理措施,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沙县记者站 薛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