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庭院改造点亮乡村振兴新希望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金秋九月,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清澈的水流潺潺作响,龙鳞坝畔,休闲步道与流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河畔居民黄茂生正带着工匠修缮庭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这些灯没地方摆,现在院子宽了,游客多了,订单也跟来了。”作为乡里走马灯制作工艺传承人,黄茂生再也不用为展示手艺发愁。2020年,大田乡推行“最美庭院”改造,统一为沿河住户增建后院、增设花圃。他家原本普通的院落,如今以青砖景墙和四季花卉为装饰,升级为“走马灯非遗展示馆”,成为村中一景。现在他再度翻新外墙、地面和展柜,期待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手艺的魅力。

像黄茂生一样,越来越多村民成为“庭院美容师”。他们栽绿植、修围栏、保清洁,户与户比整洁、赛家风,村容村貌悄然提升。白墙黛瓦、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村民们在河边散步闲谈,舒适惬意。

一村一景,一乡一画。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大田村。在朱口镇王坑村,墙绘生动、街巷整洁,荷塘农田点缀房前屋后,以往“脏乱差”的印象彻底成为过去。

变化,源于扎实的环境整治。王坑村组建生态巡查队、推行网格化管理,并累计投入 1000余万元推进道路“白改黑”、立面改造、弱电下地等工程,系统提升村容村貌。该村先后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实现了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转变。

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村民的致富路也更宽了。村民卢元宝农闲时在荷塘营地的农家乐帮厨,每天能有130元收入。“现在村里这么漂亮,游客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目前,王坑村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万人次,农产品变成畅销礼,周末农家乐常常满座,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村因业兴,民因业富。依托富硒土壤,王坑村打造4000余亩富硒农业示范园,“朱口小籽”“朱口仙子”等特色农产品声名渐起。同时,村里还推出“春赏花、夏采摘、秋体验、冬市集”系列农旅活动,实现“四季有景、全年可游”,走出一条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从一院之美到一村之兴,泰宁的乡村正通过精细“梳妆”、持续创新,实现从“生态美”向“发展美”的蜕变,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泰宁记者站 刘清香 通讯员 黄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