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空气质量“优等生”的三明密码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见习记者 谢 伊

“以前空气质量没这么好,空气中的粉灰、异味,让人呼吸很不舒服。”市民黄陈清说,如今,大家都习惯在早晚推开窗,深吸一口来自森林城市的清新空气。

9月9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公布8月空气质量月报显示,三明市全域优良天数比例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83,相比上年8月空气质量指数2.23有了明显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值越低,空气质量越好)。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一套精准、科学的治理密码。

源头治理

把好绿色门槛

颗粒物,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三明以降低颗粒物浓度为主要目标,以把好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绿色门槛为抓手,严格实行“两高”行业产能总量控制,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子。

把好产业准入门槛,工业减排至关重要。以三钢为例,目前已完成240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各项目配套环保设施运行良好,绿色发展再迈铿锵步伐。

除了钢铁企业,南方水泥等8家水泥企业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仅是全市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的缩影。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甘家隘风电场、大唐福建沙县一期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永安抽水蓄能、德化-大田-永安天然气输气管道、沙县区和宁化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好空气需要严格监管。为进一步细化管控不同级别的污染天气,我市印发实施《三明市区(三元区)轻度和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和《三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优化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规则,持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若污染物浓度达到预警值时,将会由多部门联合实施管控措施,直至预警解除。

协同共治

用心用情呵护

企业转型、绿色发展守护了蓝天,公众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

在泰宁县寨下大峡谷,低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见可感的实践。

“景区的新项目都采用环保材料和回收木材,凭借大面积采光通风的建筑设计,配有24小时运转的空气负氧离子观测站,低碳与绿色在这里随处可见。”寨下大峡谷讲解员孙磊说,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为区域减少了工业开发的压力,并从源头上保护了空气质量。

生态理念已渗透到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9月11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的“林小宝”爱林护林志愿服务队在三明麒麟山公园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手持夹子、垃圾袋沿公园步道清理垃圾杂物,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

从低碳景区到环保志愿,从行业转型到个人行动,涓涓细流汇成奔涌长河,形成了守护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眼下,优异的空气质量已成为三明最具普惠性的民生福祉。守护这片蓝天没有终点,这张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的生态问卷,全市上下仍在奋力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