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科技滋养 高山茶香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技术人员释放捕食螨(吴雯婷 摄)

利用无人机进行茶园管护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采集美人茶的生产环境数据。

●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涂智靖 文/图

戴云山脉西麓,大田县屏山乡万亩茶山郁郁青青,进入秋茶制茶季,茶农们从清晨忙到夜晚,采茶、制茶不停歇。

屏山乡地处大田县东南部,戴云山脉西侧,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扶持乡。全乡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优质乌龙茶的极佳生长区域,也是大田美人茶核心产区,现有茶园2.64万亩,年产干茶5600余吨。

茶科技是做好茶业文章的重要篇章。近年来,屏山乡立足高山生态优势,以做强茶产业为支点,强化科研攻关与田间技术转化,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美人茶产业向科技化、标准化、融合化、高值化转型。

茶科技之源

8月25日,中国·大田美人茶品种园试验田里,福建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技术员小林给“台茶18号”监测生长数据。

“这株台湾金萱,种在屏山的氨基酸含量比种在台湾高出2个百分点,说明这里的水土更适合它生长。”技术员小林介绍。这片66.7亩的茶园,已引种福建、台湾、云南等地的23个茶树品种,以后将筛选出10个最适合屏山气候种植的“当家品种”。

2024年,屏山乡启动创建全县首个美人茶品种资源库工作,依托福建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建设美人茶品种园,计划引进国内多个地区100个茶树种质资源,对茶树品种的适应性和栽培性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优质的适制美人茶品种,通过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为大田美人茶的种质创新提供品种储备。

近年来,屏山乡以科技赋能茶产业发展,构建起以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为核心的技术支撑,联合台湾茶学专家张庆泉团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创建了大田乌龙茶科技小院,通过科研攻关与田间技术转化,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

建立大田美人茶种质库、茶园管理标准、小绿叶蝉刺吸程度、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等实验数据库,让茶叶制作过程更加精准;应用大疆农业无人机对茶园进行喷洒,效率比人工高了5倍,节省成本40%;利用色诱板、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等物理技术捕捉害虫,茶叶科技管护水平得到提升。

“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下,我们通过技术提升乡域内茶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持续促进茶园增产、茶农增收、茶业增效。”屏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林开聪介绍。

两岸茶科技合作

前不久,闽台美人茶合作交流基地的晒青场上,台湾制茶师翁潮亮带着20余名学员练习“日光萎凋”的程度把控。

“台湾的东方美人茶讲究‘天、地、人’调和,屏山的高海拔云雾,刚好复刻了这种生态密码。”翁潮亮边说边示范着如何根据阳光强度调整茶叶摊放厚度,学员中既有本地茶农,也有来自台湾南投的青年茶人。

这个总投资6000万元的基地,是三明市首个获批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用地。引入的台企张庆泉(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带来了台湾先进的“三段式烘焙”技术,与本地茶企联合建成5条标准化生产线,搭建共享工厂、共富茶坊平台,创新“标准化茶青兜底收购、分别类毛茶加工销售、低成本共享加工资源、专业化烘拼提升品质”四种合作模式。

“以前家庭作坊亩产干茶最多40公斤,现在用台湾的矮化密植技术,亩产提高到60公斤,还能通过台企的渠道卖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屏山乡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施发墩介绍。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53户茶农,年加工干茶5万公斤,创造100多个就业岗位。

作为《海峡两岸共通—美人茶加工技术规范》的重要参与单位,屏山乡推动海峡两岸在鲜叶分级、烘焙温度等8项指标上实现标准统一,有效地解决了海峡两岸茶企在美人茶加工方面的技术规范问题。引进台湾张庆泉和本地的苏启绵等10名制茶名师入驻交流基地,成立闽台特色产业(茶叶)烘焙中心,强化技术交流与合作。

“现在拿着这份标准,我们的茶叶出口台湾时,检测时间从7天缩短到2天,通关成本降低30%。”大田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负责人说。标准化让大田美人茶在全国70%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打开了销售渠道。

茶科技有颜值

7月11日,在第十七届浦东农产品博览会上,福建省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带着大田美人茶和创新研发的柚子花美人茶、栀子花美人茶等产品亮相,吸引不少上海市民驻足摊位前品尝、购买。

“美人茶醇厚甘爽,蜜甜香;柚子花馥郁甜醇,香气清鲜持久。”江山美人茶业总经理李鹏春介绍。公司把两种香气特性进行互补,创造出开发跨界产品的核心优势。目前,公司柚子花美人茶每公斤售价是普通茶叶的2.6倍,经济效益显著。

今年,江山美人茶业科研团队在大田乌龙茶科技小院专家指导下,创新窨花工艺,通过不断地实验与对比,确定了柚子花、栀子花的最佳采摘时机、花茶配比、窨制温度、时长及次数,成功开发出新产品“柚见美人”与“栀子清欢”,并推动企业标准《Q/JSMR0012-2025柚子花美人茶》落地,开辟了花香系列美人茶产品的新赛道。

产品创新背后是大田乌龙茶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深度融合。科技小院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担任责任专家,学生团队负责工艺优化与新产品研发规划等,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生产,大田县科协组织对接小院资源,形成了“实验室——车间——市场”的有效闭环。

“除了研发美人茶新产品,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延长茶产业链,在茶叶衍生品拓展上下功夫,丰富多元化产品体系。”林开聪说。如今,科技小院已将美人茶再加工成“十二花茶”系列伴手礼、茶糕点、茶含片、新式茶饮等,并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将茶渣制成含片、面膜等衍生品,让茶叶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