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当共享电动车遇上“严管”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交警为市民佩戴共享电动车头盔。

整改后的共享电动车

●全媒体记者 梁梦婷 通讯员 肖 睿 文/图

三明市区街头巷尾,扫码“滴”一声,蓝色、黄色、红色的共享电动车便汇入滚滚车流,这种随借随停的便捷代步工具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选。然而,与之相伴的违规骑行现象却屡见不鲜,不戴头盔、违规载人、乱闯红灯……给交通安全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8月1日起,三明公安交警联合城管部门对三元区共享电动车开展集中整治,一场覆盖“车、人、管”的全链条治理行动正式铺开。

重拳出击: 专项整治全面开展

“您好,请停车!共享电动车不可载人,更不能随意行驶在机动车道。”9月1日早高峰,在三元区新市北路十字路口,交警拦下两名违规骑行者,一边讲解相关交通规定,一边引导骑行者转向非机动车专用道。

这样的场景,自专项整治启动后,每天都在辖区各个主要路口上演。

“此次整治行动并非一阵风,而是考察借鉴多地经验,筹备已久的全方位管理方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队长王文海告诉记者,为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早在今年7月,便与城管部门联合向内发力,要求辖区8家共享单车企业按照新标准对车辆进行改造升级,未按要求整改的共享电动车,在整治行动开始后均不可投放使用。

这一强制举措直接打破了企业此前的观望心态,倒逼企业加速推进车辆改造。目前,全市已有5家企业完成车辆改造工作,路面在投放使用的升级版共享电动车共有4700余辆。

相较之前,升级后的车型通过技术革新为车辆使用全过程加装了多重“安全锁”:扫码环节新增人脸识别功能,用户须完成人脸核验才能解锁车辆,杜绝未满16周岁人群违规用车;车筐内固定的智能头盔也暗藏“玄机”,头盔内部装有感应芯片,若用户未正确佩戴,车辆便无法正常启动;车身尾部加装防违规载人支架,缩短座椅长度,以物理手段限制载人空间;车辆悬挂统一制式号牌,车牌的颜色、号段均区别于家用电动车,以便后续规范管理……各项升级都对应着交警日常执勤中最常见的顽症。

“要让行动落地见效,工作就得围绕着实际需求来。”王文海介绍,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共享电动车头盔卫生问题,此次整治还专门增设放置插销,用户归还车辆时需按要求将头盔正放或侧放至置物篮中,一定程度上避免垃圾杂物、雨水污泥进入盔内。同时,明确要求管理企业定期对头盔进行清理,确保市民戴得安心。

街头观察:

骑行习惯悄然改变

随着专项整治的推进,路面执法的严格、车辆管理的规范逐渐渗透到市民日常出行中,不少市民的骑行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从事互联网工作的张语溪是共享电动车的常客,新车上线初期,习惯了“扫码即走”的她经历了一段适应期。“第一次使用时,扫完码弹出要人脸识别,我比对了半分钟才通过,刚准备发动电动车,又发现头盔没戴好,车辆无法启动。”张语溪回忆,那时她觉得这些新规矩太麻烦。

一次下班途中,她看到前方有人因骑行电动车未佩戴头盔而受伤时,头上的头盔让她格外安心。“那一刻突然明白,这些‘麻烦’的设计,其实是在保护我们的安全。”张语溪说。

现在骑车出行,她发现身边排队等红灯、顺手扣盔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人的适应,正复制成一群人的默契。

记者走访三元区多个主要路段观察发现,道路上以往常见的骑车不戴头盔、单手骑车刷手机等现象有所减少,骑行者大多能自觉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遇到红灯也会主动停车等候。

“以前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总能碰到在路面上随意穿行的共享电动车,有些连头盔也不戴,看着就揪心,这两周明显不一样了。”在校门口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张女士感慨,“之前总担心孩子下车时会被乱穿的电动车碰到,现在这种顾虑少了很多,有时还会跟孩子说,你看叔叔阿姨骑车都戴头盔、守规矩,咱们走路也要注意安全。”

市民自觉规范骑行,也让共享电动车的事故发生频率显著下降。“过去平均一个月要处理十余起共享电动车事故,自从8月1日开始整治以来,这类事故始终保持在‘零接警’状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郑仲钦介绍。

任重道远:

安全意识提升是关键

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深层挑战依然存在。

9月2日晚高峰,在三元区江滨南路,一名年轻男子骑着共享电动车逆行,面对交警的拦截,他坦言:“知道逆行不对,但想着能省点时间,下次不会了。”像这样认为“偶尔违规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并非个例。

上班族为赶打卡,在无监控路口加速闯红灯,将车流间隙当作“安全通道”;两名年轻人图方便冒险超员,共骑一辆共享电动车,后座乘客侧坐摇晃;聚餐过后,带着酒意扫码骑上共享电动车,省下十几元打车费……这些行为,看似在走捷径,实则是在用概率赌生命。

“整治行动能快速规范行为,但要让规范骑行成为长久习惯,关键还得靠市民安全意识的提升。”王文海表示,为此,交警部门除了路面教育,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让更多群体主动了解共享电动车骑行规范。

安全意识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交警部门提示:骑行共享电动车前,务必先检查车辆状态,如刹车是否灵敏、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头盔是否完好,确认无故障后再解锁上路;行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逆行、不闯红灯、不随意变道,通过斑马线时切记要下车推行;切勿单手骑车、边骑车边刷手机以及违规载人,避免因分心或超载增加事故风险;到达目的地后,须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不占用盲道、人行道和消防通道,共同维护道路通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