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尤溪汤川丝瓜“又火啦”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分拣丝瓜

瓜田

●全媒体记者 陈 渴 文/图

初秋的清晨,丝丝凉意,尤溪县汤川乡下井村已热闹起来。太阳升起,遍地丝瓜似乎披上了金纱。一辆辆三轮摩托车满载着丝瓜,聚到临时仓库前。

“郑友金150.6斤,黄家芳54.8斤,陈贞厚22.4斤……”瓜农们接力搬箱、卸瓜、分类、装筐、称重,欢笑声不绝于耳。

行情回升 丝瓜走俏

“丝瓜收购价回涨了!现在每斤在2元左右,最高可以卖到3元!相较之前最低的两三毛,回涨可多了!”瓜农池爱清干起活来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那晒得黝黑的脸庞上,再也不见之前丝瓜滞销的愁云。她边忙边笑着说,现在的收购价大家都很满意,之前由于滞销亏的本,也都赚了回来。

瓜农张本程当天采摘了400多斤丝瓜出售,前一天更是采了500斤。像张本程一样,瓜农们都希望在这样好的行情下,多采些,多卖点。

收购商罗本格是尤溪本地人,在收购点,他和工人正忙着分拣丝瓜。“肉丝瓜重量在8两到1斤区间品质最好,这里的丝瓜差不多都合格,我每天都要来收7000斤—8000斤。”这些丝瓜,罗本格运往福州、厦门和广州等地销售。汤川肉丝瓜生长在高山地带,肉厚清甜,沿海地区消费者很喜欢。

各方相助 直播促销

今年,汤川丝瓜上市一个多月,能实现扭亏为盈,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6年前,汤川乡引进台湾肉丝瓜,由于品质好,农户不断扩种,今年种植面积60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1000多亩。6月底当地丝瓜刚上市,由于市面上大多为低海拔地区的丝瓜,收购价每斤只有两三毛钱,农户担忧亏本。 得知消息,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尤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采写新闻报道《丰产不增收!尤溪汤川6000亩肉丝瓜急盼销路》,及时反映这一情况。新闻通过报纸、电视、短视频、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后,瓜农的遭遇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汤川反季丝瓜超好吃!”“每次我回老家都会买一大袋分给朋友,大家评价都非常好。”“这里的丝瓜真是好吃,去年朋友送了几十斤我都吃不腻!”文章和视频下,品尝过汤川丝瓜的网友不吝赞美,用自己的经历为丝瓜“打广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汤川乡副乡长陈昌承介绍,厦门等地尤溪籍人士看到新闻后,特意驱车来到汤川采购,帮忙消化丝瓜存量。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他们一道,盘清丝瓜底数后,为瓜农和采购商、大型商超等销售端搭起对接的桥梁。如今,朴朴、永辉等这些省内知名超市都上架了汤川丝瓜,丝瓜价格也逐渐回升到了理想的价格。

除了官方助力,在汤川乡阳星村,村民还积极开启“自救模式”。

阳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祚胤介绍,当地瓜农将采摘丝瓜的素材做成短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还利用抖音等平台对丝瓜采摘和种植环境进行直播,在“云端”面对面的交流中,将汤川丝瓜的优点悉数道尽,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

专家支招 打好时间差

汤川乡海拔高,土壤肥沃,堪称高山优质蔬菜的“天堂”。当地肉丝瓜的采摘期和销售期可持续至下霜前,收获期近半年,产量相当可观。

当地农业部门得知肉丝瓜滞销后,多次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指导,从科学采收、分级包装,到轮作调控、优化结构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张秉涯表示,根据汤川的气候跟土壤因素,可以鼓励农民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等销路广的大众蔬菜,利用高海拔的区位优势打出上市的时间差,创造稀缺性,在低海拔作物退出市场之际,这些高品质的反季蔬果正好续上。除此之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作物轮作实现交叉种植,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环境,也不会出现因为扎堆种植而滞销的情况。

大家助农 谱写振兴新篇

记者手记

凌晨4点多,繁星还在夜空中闪烁,瓜田里却已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三三两两的瓜农头顶照明灯下开始了采摘工作。迎来丝瓜市场的“重生”,瓜农精挑细选,只想把最好的丝瓜带给消费者。

前期丝瓜滞销的情况,愁的不仅是瓜农,更有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恳请您在选购蔬菜时,优先考虑来自汤川的优质丝瓜!您的每一份购买,都是对瓜农最直接的支持!”一则则助农报道、一条条助农短视频,丝瓜的清甜通过网络传遍了全国。

助农,正是让市场缓缓脚步等一等,是带着农户们向前追赶,让他们重新有了盼头。

汤川乡政府干部奋力跑出助农速度,各地乡贤及时伸出援手,八方网友冲浪时驻足关注,这些不正是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真实写照吗?

乡村振兴的故事,在回暖的价格中,在瓜农的笑脸中,更在众人的相互托举、帮扶和奉献中,写出了有温情、更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