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以工代赈修出民生“增收路”
日期:09-06
本报讯 “能自己动手修家乡的水利项目,还能挣钱,身上有劲,心里也踏实。”9月5日,在建宁县里心镇靖安村农田水利项目施工现场,60多岁的靖安村村民李贞权正蹲在模板旁,舀着水泥浆倒入模板,动作又快又准。
靖安村农田水利项目不仅是里心镇补齐民生短板的重点工程,更承载着建宁县推进以工代赈政策、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治理智慧。项目计划新建2600米机耕路、3720米灌溉渠,并改造520米排水管网,建成后将显著改善800余亩耕地的生产条件,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农田灌溉效率及防洪排涝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该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模式,严格遵循“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原则,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项目已专门划出66.28万元用于发放劳务报酬,吸纳44名当地村民参与建设,大家在亲手改善家园环境的同时,实实在在鼓起钱袋子。
“这条路我们盼了好多年了!以前下雨天,拖拉机都开不进去,烟叶、种子等农产品运不出来,严重影响村民收入。现在好了,路修通了,水渠也顺畅了,明年肯定是个好年景!”靖安村党支部书记李根仔的话语里满是期待。
通过“就地用工、按劳取酬”的模式,该项目既为建宁县探索民生工程与就业增收协同推进提供鲜活样本,更激活民生项目的“造血”功能,成为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的典范,为筑牢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实现“民生工程为人民、民生工程靠人民”的实践逻辑注入持久动力。
(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通讯员 艾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