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走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吴俊慰

前一段,出差上海。当路过一座墙体密布炮弹孔和枪弹孔的巨大建筑物时,出租车司机动情地向我介绍,这就是当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种抗战情节油然而生,我当即请司机停车,走到四行仓库前,仔细端详这座充满沧桑感的建筑,好像穿越时空,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四行仓库的墙体伤痕累累,仿佛向世人传颂着当年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不朽事迹。

1937年10月26日,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对外宣称800人(史称“八百壮士”)实际上只有420多人的官兵,坚守闸北四行仓库4天4夜,抗击侵华日军。以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鼓舞国人,震惊世界。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增强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由于四行仓库特殊的地理位置,侵华日军主要从仓库的西南方向进攻,仓库西墙成为日军火力进攻最为密集的地方,墙体上留下了巨大的炮弹孔和密布的枪弹孔。2015年,有关部门在四行仓库修缮和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建设过程中,遵照“尊重历史,全面、完整、准确地再现当时战斗情景”的原则,对照文献档案和历史照片,在现场勘测原有弹孔痕迹留存基础上,真实地复原了当年战后西墙的原貌。

走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迎面是一块“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 —— 学习点”的牌子,介绍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该馆总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共有3层,其中一、二层为常设展厅,三层为临展厅。纪念馆以中外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陈列,按照“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理念,展示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和全面抗战的背景下,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期,以谢晋元为代表的“八百壮士”奉命固守四行仓库英勇抗战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八百壮士”的英雄群体形象。陈列内容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4个部分。陈列设计上除了版面、实物等常规形式外,还辅以战斗场景、沙盘模型、微缩景箱、油画雕塑、互动游戏和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给观众以全新体验与感受。上海市四行抗战纪念馆突出了“遗址、战斗、纪念”三个属性,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海峡两岸交流新平台、苏河湾文脉新延续”的总体定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8月13日,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向驻守上海闸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淞沪会战由此爆发,历时三个多月,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中国军队共投入海陆空兵力75万余人,伤亡30万人左右;日军动用兵力25万人以上,伤亡6万余众。广大爱国官兵前仆后继,同仇敌忾,无数英雄将士,以血肉之躯,抵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成为抗战史上的经典案例,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英勇悲壮的一页,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抗战精神。

1937年10月下旬,淞沪战局急剧恶化,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全军西撤迫在眉睫。为了掩护中国军队西撤,10月26日四行仓库保卫战打响。谢晋元当年说:“这个仓库就是不能让敌人占领,这是我们最后的阵地,是我们的坟墓。”四天四夜的鏖战,“八百壮士”击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 毙伤敌人200多人。11月1日,四行仓库保卫战结束。“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面西墙,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

八十八年后的今天,硝烟早已散去,但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历史,不断激励我们奋勇前行。他们浴血奋战的壮志豪情、抵御外侮的顽强斗志、牺牲奉献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敬仰。我们要传承英雄之志,砥砺民族气节,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