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让墨盒之光永恒闪耀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吴爱农

墨盒本无光,因人之志而发出光亮;墨盒本无声,因时代之唤而振聋发聩。

所谓墨盒之光,实为精神之光、传承之光、信仰之光,是历史赋予一件平凡物件以非凡的精神象征意义。

墨盒之光,源自救亡图存的精神之光。抗战时期,福建永安作为临时省会,汇聚了羊枣、黎烈文、邵荃麟等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以笔为枪,以出版物为阵地,在文化战场上捍卫民族尊严。“羊枣”们用笔书写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个民族在烽火中的不屈信念。

墨盒本无光,是那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赤诚,爆发出穿透黑暗的巨大火光。

墨盒之光,源自薪火相传的传承之光。小小墨盒,从羊枣的书桌,到杨朝汉、杨南征的手中,再到永安市博物馆的展品,从“一家之宝”升华为“全民之忆”,成为了教育千千万万人的红色教材。若没有传承,墨盒终将只是博物馆中沉默的锈铜。其光在于后人主动拾薪、续火传光。

墨盒本无光,是代代传承的使命与讲述,让它从历史遗物升腾为发光的精神符号。

墨盒之光,源自民族复兴的信仰之光。羊枣一生为民族复兴求索,最终为信仰献出了生命,而墨盒则成为他精神的化身,传递给后人不灭的力量。羊枣的墨盒之所以被珍视,是因为它照见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照见了信仰的力量。

墨盒本无光,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精神的追寻与呼唤,让它永恒闪耀。

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的烽烟并未远去。九三阅兵昭示我们,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守护和平。墨盒虽小,却重若千钧。让我们在新时代坚守文化自信,接续传承先辈们的报国之志,让墨盒之光永不熄灭,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