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跨越时空的“音”缘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音乐会合唱《永安之夜》(吴梦茜 摄)

●朱丹宇 徐尔文 林 丹

男中音独唱《松花江上》如泣如诉,唱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侵略者的满腔愤恨;情景表演方式演唱《救亡进行曲》再现“四亿同胞同仇敌忾、奋发蹈厉”的壮烈场景,让观众热血沸腾……8月31日晚,一场承载着红色记忆与爱国情怀的“热血东南·钢铁长城”红色音乐会,在永安震撼上演。

作为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的核心环节,这场音乐会以沪明对口合作为纽带,由上海音乐学院与三明学院联袂打造,用旋律回溯峥嵘岁月,以艺术传递爱国情怀,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视听洗礼。

回溯历史,永安与上音有着深厚渊源。1940年3月,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在永安诞生,成为当时东南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堡垒。1950年,福建音专并入上海音乐学院,这股诞生于东南大地的“热血基因”从此融入上海音乐学院的血脉,成为连接沪永两地的精神纽带,历经数十载岁月沉淀,愈发熠熠生辉。

“整场音乐会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红色记忆与时代精神。”担任本场音乐会总导演的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重大演出项目办主管张翼介绍,为呈现最佳效果,演出团队历经4个月精心筹备,沪永两地成立工作组围绕演出流程优化、节目编排打磨、舞台效果呈现等关键环节,多次开展线上协调会商,反复推敲细节,最终让这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表现力的演出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近年来,依托沪明对口合作的政策东风,永安市与上海音乐学院、三明学院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三方携手共建红色音乐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文旅融合示范区、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联合举办红色主题专场音乐会,共同创作城市歌曲《竹福永安》,通过“共育专业人才、共创文艺精品、共享合作成果”的多元化举措,重新激活了国立福建音专与上海音乐学院、三明学院的历史联结,让沉睡的红色记忆“活”起来,在新时代续写了传承抗战精神、深化沪明情谊的崭新篇章。

“这场演出不仅是合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传承。”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卫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音乐为媒介,推动沪永两地在文化领域的深度协作,让红色旋律成为连接两地的“情感密码”,为打造跨区域文化协作典范、助力两地共赢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