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明
激活“红色引擎”,实施“红色领航”战略 ,是三明市委、市政府站位新时代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笔者认为,推进“红色领航”战略 ,要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逻辑机理与价值意蕴,积极践行“四维”路径。
一、深入领会“红色领航”的逻辑机理
(一)理论逻辑 其一,实施“红色领航”战略,是贯彻落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行动。红色文化是源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凝聚三明力量的动力源泉。其二,是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伟大建党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二)历史逻辑 其一,实施“红色领航”战略,是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有力举措。红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着独特的文化主体与精神标识,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精神滋养。其二,红色文化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传承和创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发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建设和谐美丽三明具有积极引领作用。
(三)现实逻辑 其一,实施“红色领航”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重要嘱托的不二选择。三明红色资源丰厚,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其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红色文化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梦史,涵养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最佳营养剂。
二、准确把握“红色领航”的价值意蕴
(一)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倡导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蕴含的红色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红色文化精髓,凝聚着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能激发新时代三明人民矢志不渝、奋勇争先的勇气和信心。
(二)党建价值 一方面,红色文化蕴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对改进创新新时代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促进作用,为党组织建设夯实“红色根基”、增添“红色动力”。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促进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红色文化在三明大地上愈加红火。
(三)创新价值 创新精神是红色基因中的核心要素,其内涵可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锐意进取、矢志奋斗的求变精神,勇于探索、自我净化的革新精神。“红色领航”战略,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是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唯有创新,才能使其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推进“红色领航”战略的“四维”实践路径
(一)创新红色资源“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活化利用新机制。1.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科学制定“红色领航整体规划”和“红色领航专项计划”,以顶层设计为导向、整体保护为前提、活化利用为纽带、赋能发展为目的,强化规划引领、守住文化根脉、激活文化基因、助推社会发展。二是以提升红色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为引擎,以“文化”赋值突出差异性,以“数字”赋能增强互动性,以“品牌”赋翼提升变现力。2.盘活资源,协同发展。盘活全市红色资源,一体推进形成“点、线、链,片、区、面”协同发展新格局。持续强化已挂牌的市级以上红色示范景区、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教育基地、红色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县域内资源相融的联动区块链;创建双方或多方合作、跨区联动、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一批复合型红色文化联合体,如:宁化—建宁红色教育基地联合体,永安—大田抗战文化联合体等。 3.拓展渠道,多维活化。做好“红色旅游”文章。精心设计和优化提升旅游精品线路,倾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进红色文旅产业综合项目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做好“红色研学”文章。创新“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红色研学思路、举措,设计“红色+”研学精品课程与实践方案;做好“红色培训”文章。利用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永安抗战文化红色体验中心、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等优质教学点,通过资源整合、红色地标串联,构建“联盟+合作”“红培”体系;做好“红色节庆”文章。抓住节庆、周年庆、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教育,营造擦亮红色底色、弘扬红色精神、共同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的浓厚氛围。
(二)构建以“红色信仰、价值导向、以文化人”为核心的铸魂新体系。1.构建主流思想——“红色信仰”铸魂体系。挖掘利用深厚的、牢不可破的“红色情结”,让红色因子对三明人民产生形象性、时代性、持久性的感召力。通过举办培训班、主题宣讲、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拓展红色文化理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开设“红色课堂”“红色讲坛”和编撰“红色读本”,把了解红色历史和弘扬红色精神作为干部群众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将红色情结与红色理论贯穿于意识形态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等各领域、各环节、各阶段,构建起“红色信仰”主流思想铸魂体系。2.构建最美风尚——“价值导向”引领体系。把红色人格和红色精神融入新闻宣传、文艺创作、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熔铸于新时代新三明精神、新三明品格、新三明气质的培育之中,铸就新时代引领社会潮流与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3.构建红色经典——“以文化人”润心体系。在全社会特别是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红色经典书籍阅读、红色经典诗词诵读、红色歌曲演唱、红色影视作品观赏、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唱响主旋律,引领新风尚,形成全社会“以文化人”的红色文化润心体系。在利用经典中打造经典,在提升经典中传承精髓,在经典教育中突出实效。
(三)重塑以“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新格局。1.“纵向联动、横向协作”,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三明红色文化的差异化和地域性特征明显,要从“全市一盘棋”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形成全市纵向联动、各县横向协作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文化为魂、产业为根”原则,从文化产业平台创建、项目策划、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等方面大胆探索,运用市场化、产业化手段,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价值转化利用,实现多重叠加效应。着眼于多样性、包容性、耦合性,创建跨区域大文化产业圈。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打造若干跨县域立体式复合型大文化产业圈,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邀请国家、省上知名文艺专家深入三明拍摄制作三明红色题材影视剧、微电影、纪录片等。继续筹办第二、三届全国性红色文化高端论坛,以论坛汇聚各方力量,促进三明红色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幅提升三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抢抓对口合作(协作)政策机遇,力争邀请中央、上海市、福建省艺术团加盟指导,创建“三明红色文艺大联盟”。2.以“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产业现代化,加快县域重点红色文化产业链建设,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强链,推动“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加快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分类推进市级重点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优先支持基础好、潜力大的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推进全市各级红色文化场馆、基地形成链群、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汇入创新链,加快打通产业与科技供需对接通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四)打造“红色文化高端要素集成聚合、向未来定位出新”的科技赋能新样态。1.从单兵突进创新转向集成聚合创新。盘活全市存量空间资源,以特色载体聚集特色高端要素,增强高质量发展空间支撑功能。加快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从单兵突进创新转向集成聚合创新,推进全市各地红色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产业链条有机融合,形成红色文化中心区域与局部区域协同推进的空间格局。2.将特色高端要素向未来空间定位出新。对已挂牌的省级以上特色红色文化场馆,更加注重突出特色与提升内涵,厘清其现有成效和存在短板,进而精准定位出新。优化提升有比较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积极影响的红色文化场馆,如:三明市博物馆、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永安抗战文化红色体验中心等,将其特色高端要素向未来空间定位出新。3.运用现代手段强化科技支撑。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对各级各类红色场馆实体展陈的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利用AI、AR、VR等现代科技,增强展览展示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让红色文化从“静态话语”向“动态话语”转变。实施红色基因数字化传承基地建设工程,推进红色基因数字资源库、长征文化时空大数据等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市、县两级主流媒体作用,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使用微信、短视频、快手、抖音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参与率、互动率、知晓率和关注度。4.“数智”赋能新型文化产业发展。以数赋能,打造红色文化数字叙事的智慧场景;以数寓事,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叙事的数智资源;以数动情,创新红色文化数字叙事的话语传播。以“数智”技术创新文化的资源塑造模式,构建智能化文化生态系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驱动,打造“数字文化+”多产业、跨产业并进平台;以用户导向创新文化的服务体验形式,推动传统单向度模式转向线上精准化、定制化匹配的双向结构,探索实施“预约式”“订单式”“菜单式”“智慧化”“差异化”服务。
(作者单位为三明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