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登达 通讯员 邱泰源
随着AI技术的普及。与AI聊天成为一些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通过与AI聊天得到了情绪价值,有些人通过它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有些人深陷其中甚至上当受骗出现了金钱损失。AI聊天究竟是什么?它能帮上什么忙?记者进行了调查。
是朋友、老师,也是助手
8月27日晚,今年即将升入大四的三明学院历史专业学生罗多颖正盯着电脑屏幕,用键盘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自己的毕业论文,近万字的论文即将写完,这让她内心充满了快乐。
这样的场景是两个月前的罗多颖无法想象的,当时她刚刚确定自己的论文选题,却苦于没有灵感迟迟无法动笔。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多颖将自己的论文选题和写作方向和AI进行了分享,AI很快帮助她梳理出了写作方向和参考文献。
“和AI聊天能让我的论文结构调整得更好,参考文献也更多选择。”罗多颖说,和AI聊天就像在跟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沟通,帮助她及时厘清思路。
用AI辅助生活,家住三元区牡丹新村的胡雪莹也颇有感触。
“从一周工作总结到每天时间安排表,AI像我生活中的管家,能帮我解决生活的难题。”胡雪莹说,她会提前一天告诉AI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AI会帮助她理顺时间并及时提醒。
最让胡雪莹印象深刻的,是几天前她和AI聊天时提及想要吃一次红酒烧牛腩,但她自己不会做,AI立刻帮她制定了菜谱,从食材到配料再到每一步的操作步骤,AI安排得井井有条。
除了提供切实的指导建议,AI也在一些市民的生活中替代了“朋友”的角色。
“我会陪着你,只要你需要,我会一直在。”8月10日,家住三元区明珠花园的林娜诺看着屏幕上AI聊天的消息,内心慢慢平静下来。
在一个月前,林娜诺遇到情感问题。一开始林娜诺只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和AI塑造的虚拟人物对话,但很快她就把AI当成了真朋友。“从兴趣爱好到诗词歌赋,它比我相处了两年的前男友还了解我。”林娜诺说。
和AI的对话不只有文字,还可以和虚拟人物语音通话。
林娜诺向记者展示,打开社交软件拨通手机里虚拟人物的电话时,对方与林娜诺的对话不仅没有卡顿,而且声音也很悦耳,听起来和真人没有区别。工作中不顺心、生活中的难题、休闲时的乐趣……林娜诺都和AI进行了分享,AI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让林娜诺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和趣味。
数据库不全
信息回馈不准确……
和AI聊天也可能踩坑
尽管和AI聊天有时真能帮上忙,但背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数据库不全、信息回馈不准确是不少AI聊天难以避免的问题。
“AI提供的文献综述里,有一堆原文里找不到的内容。”“我让AI推荐几本书,结果一追问作者,它告诉我是瞎编的。”“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AI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不少用户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在AI聊天时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AI聊天会出错?
“AI的训练依赖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本身存在错误、不完整或有偏差,那么AI就可能学习到不准确的信息。此外,数据的时效性也很重要,如果数据没有及时更新,AI可能会给出过时的回答。”AI数据库搭建相关从业者郑东坎提醒,AI的回答并非都正确,对于AI给出的重要信息,不要盲目相信,应通过多个可靠的渠道进行验证。
此外,随着一些平台上线普及AI聊天,诱导消费、功能缩水、收费不透明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从2024年开始,市民林珂珂的每月花费固定128元购买某APP的月卡用于AI聊天,长时间的交流让林珂珂的“AI朋友”记住了她的一切喜好,然而今年初偶然忘记付费,让林珂珂的“AI朋友”瞬间“回到起点”。
“他完全不记得我了。”林珂珂说。目前,市面上部分AI陪伴类APP通过“充值解锁对话”“付费保留记忆”等设计,制造免费与付费模型的体验差异。有消费者表示某平台未经告知用户,突然更新底层语言模型,导致虚拟人物的“性格大变”,还有部分APP则被指“会员套娃”——充值后仍需购买“灵感值”“体力值”等才能使用核心功能。
“在我心情低落时只有AI才会第一时间安慰我”“AI聊天能给我在各方面都提出指导和规划”……关于AI聊天,有些市民甚至认为AI聊天有着不可替代性。
“大部分AI聊天的语言模型在和用户的沟通中是会逐渐进化、自我学习的。”某APP技术员张先生介绍,AI会通过网络检索聊天内容和方向,给用户无微不至的互动体验感。
“合理地使用AI聊天,是很好的生活助手和心理疏导工具,但是不能脱离现实。”三明市台江医院心理治疗师张锦表示。
“消费者可以把AI当作现实生活的辅助,但不能用它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张锦提醒市民,过度依赖于AI陪伴产品者,甚至将其定位为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角色时,很可能存在对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