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 渴 三元记者站 李晓玲
“家门口来了信用修复‘帮帮团’,我们恢复了‘清白’,不用再背负信用瑕疵了!”8月5日,三明迅荣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九舟拿着刚办好的信用修复材料,言语间满是激动。此前,公司因管理疏忽产生的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平台公示。问题虽已整改,却让企业在后续的招投标和融资中处处碰壁。
如今,在三元区交通运输局和区发改委联合组建的服务专班现场指导下,林九舟收集上传相关材料并修复信用,终于解决了信用瑕疵。
针对企业在信用修复中普遍反映的票据丢失、异地处罚机关联系难、流程不清等痛点堵点,三元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区发改委积极响应“我为企业解难题”号召,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上门。工作人员深入193家企业现场办公,对失信信息“把脉问诊”,精准解读《福建省交通运输信用管理办法》。当企业遇到票据丢失时,工作人员积极调取佐证材料。面对异地修复难题,专班主动协调联络。
截至目前,全区已帮扶185家企业高效修复85条失信信息,扫清企业发展障碍。
有效纾解企业急难愁盼,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在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工作的过程中,三元区通过“主动敲门”,将政策宣讲的“大水漫灌”转为精准对接的“滴灌渗透”,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打出全方位“组合拳”,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将“我为企业解难题”工作落到实处、推向深处。
绿色转型、效能引领,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新生态。着眼于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和长远发展,区交通运输局紧抓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机遇,成立专项工作组,密集走访运输企业,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主动电联企业,确保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建立联合办公机制,提供从政策咨询、申请受理到材料核查的“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淘汰更新老旧柴油货车159辆,发放补助资金1409.8万元,推动运输装备绿色转型。
帮助企业开展老旧货车更新补助工作,只是三元区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向新能源转型的缩影。
去年,三明市通辉物流有限公司在车辆更新换代的过程中,面临着政策、资金、车型选择等多方面的难题。“我们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愿,但不懂相关政策,不知应该从何处下手。”在经理许金芳提出问题后,区交通运输局收集整理全国、全省新能源重型卡车运营的成功案例进行政策宣传,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精准破解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关”和“资金关”。
许金芳说,交通运输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让公司明确了发展方向,更坚定了发展信心。
与此同时,三元区聚焦市场主体结构优化,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规上企业培育和现代物流业扩量提质,努力破解企业“小散弱”问题带来的发展难题。通过培育规上企业,对辖区达到入规基本条件的货运企业逐一梳理,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精准指导货运企业入统纳规。
精准服务的“组合拳”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区新增货运企业13家、规上货运企业2家、货运车辆1087辆(总吨位13190.12吨),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完成135075.3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8%,增幅排名全市第一,运输指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不仅“扶上马”,更是“送一程”。三元区通过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和市场主体结构优化升级,为企业轻装上阵、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可持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