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文/图
8月7日7时,大田县城关如意桥上,已经聚着三三两两的老人。有人捧着茶杯唠家常,有人盯着桌上的棋盘琢磨步数,一旁的长凳上,一位老人正在刷洗凳子。
“我早上5点就到这开始清洗,14把长椅已经洗了10把。”翁奶奶左手撑在长凳上,右手握着刷子反复搓洗凳面,有时两手一起用力刷洗,刷一小节就用清水冲洗,清洗过的木质凳面泛着清爽的浅黄,与旁边积着油垢的深褐形成鲜明对比。她说,这是她第二年受雇清洗凉亭长凳椅,每年两次,每次能拿到100元报酬。
这份工作的雇主,是84岁的华兴镇仙峰村村民老翁。
“真不用提名字,我就是个普通农民,这点小事算啥。我家住城关,经常到如意桥休息,这里夏天很热闹,每天很多老人聚在这,打牌、聊天等,把凳子清洗干净,大家坐得也舒服。”老翁说。他身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衫和黑色裤子,褪色明显,穿着朴实。
和老翁一起默默做这件事的,还有均溪镇建成村79岁的老柳。自2021年起,两位老人便接替出资雇人清洗凉亭长凳。老柳同样不愿公开姓名。
在一旁纳凉的很多老人得知是他们出钱雇人清洗长凳,大家纷纷凑过来用大田方言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你们是大好人啊!”“好人肯定活百岁!”“真是当代活雷锋。”……
“我和你说啊,老翁人很好,他做了很多好事。”赞扬的人群中,老翁的邻居陈大爷拍了拍笔者的肩膀,激动地介绍道,老翁有老手绝活,会抓蛇带状疱疹、揉治扭伤胫骨。帮助很多人解决了病痛,他却分文不收,实在拗不过了,把红包袋收起来,现金硬塞回给对方。
“我会这手艺,只是举手之劳,能帮助别人也挺好的。”老翁笑得一脸坦然。
“这松木椅子一到夏天就出油,黑乎乎,黏黏的,裤子粘上后根本洗不掉。”翁奶奶停下活接过话茬,以前没人清洗的时候,好多老人宁愿站着也不敢坐。“他叫我来洗,我就想着一定要洗干净,也算跟着做件好事。”
如意桥2015年投入使用,因地处城关,场地开阔,有亭子遮阳挡雨,早已成了老人们的“根据地”,每天都很热闹。每到夏天更凉快,而且没有蚊子,是纳凉好去处。
“小善大爱,老翁他们很有爱心。”龙星乐队的负责人、退休干部廖明岳是这场善举的发现者。他介绍,乐队成员陈仁潘是武陵乡大石村村民,常住大田,早年常到如意桥拉二胡,2017年起,见长凳脏,便自带铁丝网、洗洁精清洗。那时周边没有公共洗手间,他就从附近的饭店接水,用扁担挑着往返,一洗就是5年。后来,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老翁和老柳便主动接过了这根“爱心接力棒”。
当天清洗完如意桥的长凳后,老翁又雇请翁奶奶去清洗三角亭的凉亭凳子。他们以接力之名,默默奉献爱心,这份不求回报的坚持,不仅擦亮了休憩角落,更如暖流温暖了纳凉老人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