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登达 通讯员 尤盛尧 邱泰源 文/图
暑期,孩子们拥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完成暑假作业之余,不少孩子将目光投向了电子产品,尤其是功能日益丰富的儿童电话手表。这些手表已从最初的定位和通话功能,逐渐演变为集聊天、音乐、拍照、视频分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迷你智能手机”。它们在为孩子和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孩子可能过度沉迷的担忧。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这些电话手表呢?
现象 风靡校园的电话手表
8月16日下午,家住三元区的小陈同学和父母说了一声后,就拿上电话手表和小伙伴们相约到公园玩。在公园的精彩瞬间被他拍摄下来,发在了电话手表中类似“朋友圈”的应用里,收获了不少同学“点赞”。
今年10岁的小陈在三元区某小学就读,在他的同学中,电话手表成为了“时尚单品”。不少孩子会围绕电话手表进行社交攀比,使用相同品牌儿童智能手表的同学会组成一个社交小圈子,圈子内的孩子们热衷于像成年人的朋友圈一样分享日常,尤其是晒出自己去旅游、吃西餐之类的内容,往往会引起其他孩子们的点赞和羡慕。
“我们同学间还会关注手表的型号、品牌,一些大品牌、功能齐全的手表更受追捧。”陈晨高说,每到课间休息时间,没有购买电话手表的同学就会围绕在购买了电话手表的同学身边,一起看着他玩手表。
而功能强大的电话手表不仅充斥在小学校园里,初中、高中也有它的身影。
“购买电话手表主要考虑到万一孩子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联系上孩子。”家住三元区明珠花园的李志芝说,她的儿子在三明市第一中学就读,而她在沙县区上班,由于学校不让孩子带手机,她就在其他家长的推荐下给孩子购买了电话手表。
在市面上,电话手表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手表内可以插入手机卡连接网络,有些款式的电话手表不仅能辅导学习,还自设了AI,能实时帮助孩子回答问题,尤其是在电商平台上,一些物美价廉的电话手表月销能破万单。
“大部分家长给孩子买电话手表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在家长找不到孩子时还可以发送定位给父母。”某品牌电话手表客户林娜珂介绍,一些基础款的电话手表仅带有通话、定位等功能,而高端款的不仅能看书、拍照,还能发朋友圈、玩游戏、收付款,下载各种应用软件,功能十足。
风险 难以被监管的娱乐功能
在电话手表受到孩子热捧的同时,不少家长注意到电话手表越来越像一部手机。
“孩子的电话手表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吃饭、上厕所时都会一直盯着电话手表看。”家住三元区玫瑰新村的郑城呈说,孩子不仅在家会盯着电话手表,在外乘车、散步时也时常盯着手表发语音短信、交友聊天。
据了解,为了方便家长监督和引导,目前市面上电话手表大多带有“家长禁用”功能,家长可以通过该功能及时将不适合孩子的功能与软件禁用,家长可以通过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应用端的信息后台,关注孩子的媒介使用情况,通过禁用功能管理儿童的手表使用,例如设置上课禁用、睡眠模式、每日使用时间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电话手表不具备这种功能。
那么购买带有监管功能的电话手表可以防止孩子沉迷吗?
实际上,哪怕是设置了防沉迷系统的电话手表,也有可能被绕开或破解。在年轻人常用的视频平台如抖音、bilibili上,有不少免费教程,讲解如何解除电话手表的禁用模式。比如,有网友发布了“电话手表如何玩游戏”的教程,视频显示他们利用电话手表一些软件、网页中的漏洞登录游戏页面,在电话手表上玩起了手游。
不仅如此,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还有不少卖家提供儿童电话手表的“破解服务”。
“我们提供两种服务,一种是远程教程,可以手把手教你怎么破解手表里的监管程序,另一种是邮寄到我们公司,我们会加装破解芯片。”某二手交易平台的卖家小陈表示,根据破解服务内容、手表品牌和型号的不同,收费价格也不一样,基本在几十元到数百元以内。
提醒 使用电话手表谨防诈骗
三明市公安局反诈民警介绍,由于不少孩子防范意识薄弱,对财物保管意识不足,不法分子可以轻易将电话手表借出。有些犯罪嫌疑人会以“手机没电联系家人”或“借用导航”等借口,向小学生“借用”电话手表,将电话手表转卖。还有更为恶劣的不法分子,会在得手后迅速拆解,盗取其中的SIM电话卡,这些被非法获取的SIM卡用作境外电信诈骗团伙实施跨国诈骗的重要作案工具。
民警提醒,针对儿童电话手表的诈骗案件,不法分子的套路往往是在线下以“手机没电”“借导航”为由接近孩子,或线上伪装求助,利用孩子同情心博取信任;再诱导下载不明APP,套取绑定的手机号、家长身份证号等隐私;甚至编造“验证”“领福利”等理由,引诱扫描含支付链接或病毒的二维码,窃取账户信息或直接转账。
由于儿童手表电话卡与成人卡功能一致,易被利用,针对家长,警方建议要教导孩子牢记不接陌生电话、不点陌生链接、不报验证码;设置“亲情号码白名单”,阻断陌生来电;定期检查手表应用,删除不明APP;设消费限额并开账单提醒,关闭免密支付,绝不告知孩子支付密码。要叮嘱孩子不轻易外借手表,不透露密码,不泄露家庭、学校等隐私。若卡被盗,立即联系运营商挂失注销并报警;号码被封,保留封号通知截图,带证件到派出所报案。
针对有电话手表的小朋友,警方特别提醒,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遇到陌生网友的诱导、不明链接和转账要求,必须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要树立个人信息保护观念,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家长则应多与孩子沟通网络安全知识,严格管理手机支付密码,关闭小额免密支付,给支付功能“上把锁”;同时控制上网时间,多参加户外锻炼和现实社交,培养健康兴趣爱好,避免沉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