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永安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

日期:08-17
字号:
版面:第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苗 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1938年,永安成为福建省战时省会,许多东南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齐聚永安,促使永安成为抗战先进文化的主要宣传地。成为省会七年多的时间里,永安文人学者荟萃,出版书籍刊物众多,内容丰富,战斗力坚强,有力地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东南各省中首屈一指,被称作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抗战文化的三大宣传地之一,是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永安抗战文化精神,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永安抗战文化的特点

(一)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

1938年5月,永安作为福建战时省会,省政府所属行政、经济、文教等机关及学校、文化团体陆续迁入,专家学者和文化界爱国人士纷纷涌入,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得以大力开展。永安与重庆、桂林同是战时三大抗战文化活动中心。先后有60余名中共地下党员随省政府所属部门来到永安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这些党员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活动。他们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进步文化活动,为推动全民族抗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独树一帜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引领和感召下,先后担任国民党福建省主席的陈仪、刘建绪,对抗日活动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促使一批教授、专家、学者和文化界爱国人士汇聚永安,组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文化新军。毛主席曾指出,在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两支军队,即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两条战线上的抗日斗争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在这支抗日队伍中,有共产主义战士邵荃麟、羊枣(杨潮),有作家黎烈文、董秋芳,也有著名学者王亚南。这支队伍阵容强大,成为东南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军队,当时居东南各省之首。战时永安有39家出版社,近20个编辑单位,19家印刷厂,4家新闻通讯机构,40余个文化学术团体,10多家书店,100多种期刊,10多种报纸,出版各类书籍数百种,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学、艺术、教育、新闻等各个领域,在东南各省中独一无二。

(三)永安抗战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永安抗战文化的主旋律,是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主张中国人民团结抗日,反对消极抗日与汉奸卖国贼,同时批判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代表了当时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所体现的文化特性,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1938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这个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机构,是文化界的统战组织。该协会号召:“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战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敌寇,争取胜利。”永安的抗战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战线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按照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宣传进步文化,代表战时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永安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永安抗战精神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仍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进的道路更复杂。在这场战争中,经济全球化会将一些人的国家观念变得模糊,同时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也让一些人的爱国情怀变得冷淡。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更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汇聚起无数个你我的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二)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抗战时期,永安的中国共产党团结了所有可以团结的进步力量,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在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

(三)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抗击侵略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近代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最忠实的代表,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坚强主心骨。在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为中共三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