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尔文 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通讯员 朱卫财
“客货同车,一趟搞定进城的家电农资和出山的鲜货,既省成本,乡亲们也不用干等。”8月8日清晨,建宁县里心镇新圩村客货邮融合服务站内,黄桃的清香弥漫四周。“红色车长”付祥福麻利地将一箱箱带着晨露的黄桃搬上客货邮车。这辆满载希望的车,正是建宁县交通部门以党建引领激活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县交通局锚定“党建强、客货畅、乡村兴”目标,创新构建机关党委统筹引领、行业党委聚力融合、党员队伍先锋示范的三级联动体系,为城乡交通注入“红色引擎”。
如今,建宁已形成“工业品下乡如川汇海、农产品上行似潮奔涌”的双向流通格局,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农村客运+农村物流”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织密链条
城乡畅流
“黄桃运费较去年降低20%左右,单这一项就节省近10万元!”在里心镇双溪村果园旁,鸿鑫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鸿手持与邮政快递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指尖划过“运费减免”条款,脸上满是欣喜,“以前物流各自为战,成本高,还常因运力不足误了保鲜期。现在政府部门搭台,我们抱团闯市场,建莲、黄桃、黄花梨销路更宽了!”
当地交通部门以“党建赋能客货邮”为核心,织密三条融合链条。组织链上,“企业有支部堡垒、线路有党员先锋、村居有红色站点”的覆盖网越织越密,7个镇级综合服务站点、53个村级站点、27条客运线路实现党员全覆盖;产业链上,与工信、邮政等部门建立月度联席机制,深化与电商产业园、合作社的“党建联建”,将零散的货车、分散的网点、孤立的农户拧成一股绳;服务链上,智能分拣设备、冷链运输车、标准化站点陆续投用,为流通环节提质增效。
借助省邮政管理局挂钩帮扶的契机,建宁县为农产品寄递争取到“运费减免”政策红利。
7月23日,县交通局联合省邮政管理局、省快递行业协会举办的“福品福递?快递助农”直播活动火热开场。镜头前,金黄饱满的黄桃被轻轻掰开,蜜汁顺着果肉滴落,主播热情推介:“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刚从树上摘下的黄桃,自然成熟不催熟,48小时省内直达……”单场直播销售黄桃超3万单、近90吨,刷新当地助农纪录。
“您看这物流信息,早上7点摘的黄桃,现在已经到沙县分拣中心了。”县快递行业党委工作人员朱启航滑动手机屏幕,实时物流轨迹上的红点正沿着红色线路快速移动。
朱启航告诉记者,行业党委组建的“客货邮红色联盟”,打破了电商、快递、合作社、农户“各自为阵”的壁垒,顺丰、邮政、京东的冷链车直接开进果园,“当日摘、次日达”成了常态,流通时间比以前缩短一半,农产品线上销售比例较往年提升15%。
末梢焕彩
情暖万家
前端的畅通,终化为末梢的暖意。
“以前城里送快递,现在家门口创业,党员服务队还下乡‘手把手’培训业务。”在均口镇改造一新的综合运输服务站,返乡青年吴友生一边分拣快递,一边笑着说,“不仅可以享受2年免租金,快递站日均派件上千件,收入还不错!”
得益于“一车多用、一点多能、一人多岗、一线多运”机制,全县7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改造后,连最远的客坊乡也能当日收发,实现行政村客货邮融合服务覆盖率100%,让网络末梢彻底畅通无阻。
红色车长护航,让城乡联通更顺畅。驾驶员亮明党员身份,承诺“不误时效、不少一件”。他们不仅及时将村民网购的家电、农资送到家,还快速把农特产品运出村。“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里心镇双溪村果农黄国娇边打包黄花梨边说。
2024年以来,“红色车长”累计运输农特产品80.2万件,服务群众1.4万人次,成为穿梭在城乡间的“红色摆渡人”。
驿站党员贴心服务,让便民更暖心。60个标准化“莲乡先锋驿站”遍布乡村,均由村干部党员挂钩负责,带领“莲乡信使”志愿者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上门送件、代寄代购”服务。
里心镇代家村独居老人张大爷腿脚不便,驿站党员每月定期上门代收代缴水电费、帮忙网购生活用品。“不用出门啥都能办,党员跟亲人一样贴心!”张大爷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后勤兜底更让从业者暖心。“以前累了蜷在驾驶室,现在能歇脚、能热饭,心里踏实!”客货邮车辆司机曾福生说。县交通局机关党委建成的20处“司机之家”里,空调、热水器、休息床一应俱全。行业工会联合会还成功解决了司机、快递员30多个急难愁盼问题,让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有归属感。
暮色浸染山峦,满载的客货邮车驶向归途。车厢里,出山的黄桃清香犹存,进村的化肥袋整齐堆放。县交通局党组书记王振利望向蜿蜒的村路说:“我们要让这条党建红铺就的‘黄金通道’,真正成为乡亲们的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