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丽榕 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通讯员 罗上波
8月2日,大田县广平镇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赛落下帷幕。这场持续8天共30场的赛事,不仅用热血拼搏的对决点燃了沉寂的乡村之夜,更以其独特的凝聚力,成为乡村夏日文体活动的精彩亮点。
从赛事升级带来的硬核看点,到更多村民参与掀起的热烈氛围,在“村BA”的故事里,展现着别样的体育精神。
乡土赛场尽显“村BA”范儿
“今年的赛事全面升级,在以往单循环赛制基础上新增交叉赛,赛程更具挑战性。既有往届人气球员回归,也有新生代‘黑马’崭露头角,每场比赛都很精彩。”大田县篮球协会广平分会会长张乃炼的话,道出了本届广平“村BA”的魅力。
这份精彩,在决赛夜达到顶峰。冠亚军之争,栋仁队与苏桥队比分交替上升,从领先到被反超再到最终突围,“不打到最后不知胜负”的悬念让全场沸腾。而MVP球员郑兴拾带伤作战的故事,更让这份精彩多了层感动。
“能卫冕冠军,离不开团队的专业和拼劲。”栋仁村党支部书记、村球队领队郑新设难掩喜悦地说。去年他们就是冠军,“我们有3名体育老师当‘军师’,赛后复盘战术,赛前针对性排兵,大家都为荣誉而拼。”
赛事组织的专业程度有了提升。“这次编制了秩序册,各环节更加紧凑有序。”裁判员苏标珍说。他记得决赛当晚突降大雨,主办方迅速调动人员,雨停后数十分钟就清理好场地,“群众热情没减,球员们也拼,决赛打了两个多小时,栋仁队体力透支仍在坚持,这就是‘村BA’的劲。”
赛事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本届赛事增设了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爱心企业与在外村民纷纷慷慨赞助,奖品是水牛、土猪、山羊,这些带着乡土味的褒奖,让大家在比赛中拼得更有劲头。
赛场内外皆热络
赛事的升级,带动了全民参与的“升温”。参赛队员年龄最小14岁,最大47岁,有队员出差在日本,也特地请假赶回来。
14岁的苏桥村队员廖俊宇是首次参赛,他说:“张玉炼老师连续3年带我们训练,我的球技进步特别大,能和大家一起比赛特别开心。”身为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篮球专项教师,张玉炼对“村BA”的情感更深,他说:“这里的比赛很接地气,场上是对手,场下是邻里。中场休息时,老人们用扇子给队员扇风的场景,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暖心。村里老人就算没去现场,见了面也会问‘昨晚哪队赢了’,这就是赛事的魔力,把全村人的劲儿都拧到了一起。”
广平村村民胡女士说:“孩子以前总玩手机,现在天天追着看比赛,还让我买了篮球在家练,这变化真好。”比赛期间,每晚都有大批观众涌到现场观看比赛,为球员加油鼓劲。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家乡的“村BA”,主办方特邀本地网红和篮球达人进行现场解说,并同步线上直播,累计吸引了上万人次在线观看。
“开幕式上,舞狮队、武术队、花鼓队轮番登台,大家不仅看球赛,还能享受民俗盛宴。”赛事负责人叶生涛说。村民们没上场的也没闲着,自发做后勤、接送观众。赛场边成了拉家常、话情谊的集市。今年赛事期间,主办方特意增设了美食街和网红主题乐园,让观众在观赛之余,能一站式体验乡村夜市。
体育精神扎根乡土
在广平镇,篮球是深植群众生活的全民运动。镇里连续十多年举办春节篮球赛,让年味因赛事更显热闹。栋仁村自2024年春节起,也开办了新春篮球赛,村民们用村财和捐款翻新球场,如今“晴日球场满,球友约战勤”,已融入乡村日常。
广平镇的篮球氛围火热,实力同样亮眼。镇篮球队曾代表三明市参加福建省2023年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在全省赛场展现了乡村球员的风采。今年6月底成立的大田县篮球协会广平分会,更为村民这份热爱提供了专业支撑。
“广平‘村BA’真是越办越精彩!球员们在场上那股不服输的拼搏劲儿,让人受到鼓舞。”大田少体校羽毛球运动员张妙佳说。作为2022年省运会羽毛球冠军,她不久前刚在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斩获甲组团体赛季军。“村BA”赛场上的热血与执着,正为她备战明年省运会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远近闻名的“冠军之乡”,广平镇一直是体育人才的摇篮,向省、市、县少体校输送了大量优秀运动员,三明市少体校的教练们每年都会来此“寻宝”。“这里的孩子身上有种拼劲,是从日常打球、参与民俗体育里练出来的,特别能吃苦。”一位常来这里选拔人才的体育教练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