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生态之美让游客流连忘返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8月13日,走进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的娇娇鱼庄,只见厨师正将刚从大金湖捞起的新鲜鱼儿下锅,蒸腾的香气中弥漫着“靠水吃水”生态馈赠的幸福味道。而在不远处的锦江国际酒店,客房内“光储充微电网”供能,暖光亮起,生态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成为吸引游客的“硬底气”。

泰宁,作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县等多项国内外顶级旅游品牌于一身的旅游胜地,生态本底绿色是其文旅产业最亮丽的招牌。大金湖的丹霞赤壁浸润在澄澈碧水之中,游船划过,惊起水鸟掠波而飞,水面倒映的山影随波轻晃;上清溪的溪床铺满鹅卵石,溪水清澈见底,水底游鱼清晰可见,沿溪而行,林风裹挟着负氧离子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儿的空气深吸一口都是甜的。”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先生一边举着相机追拍溪畔蝴蝶,一边感慨道。他镜头里的山水,成了朋友圈最火的“生态明信片”。

这抹生态绿,不仅串联起白天与夜晚的乐趣,更成为泰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白日里,游客或乘船游湖,欣赏千姿百态的丹霞奇观;或坐竹筏漂游九龙潭,在峡谷里寻幽探绿。待暮色降临,尚书第历史文化街区的灯笼亮起,非遗梅林戏的唱腔混着擂茶的清香弥漫开来,而擂茶里的配料、暖菇包里的鼠曲草,都是当地山野里的生态食材。“吃的是山里长的,看的是自然成的,这趟来得值!”龙岩游客游惠惠捧着擂茶碗笑着说,碗沿还沾着刚咬过的暖菇包碎屑。

生态不仅能“吸客”,更能“留客”。泰宁立足生态优势,精心谋划文旅产业:把古城街巷的灯光调得柔和,既不晃眼也不打扰周边草木;文创店里的手工制品多采用竹、木等本地生态材料,街头笛声也融入溪水的声音。“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全方位围绕“生态”展开,游客自然愿意多留几日。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 501 万人次,同比增长13.6%,并成功跻身“2025 年全国县域文旅综合竞争力 100 强”第 36 名。这亮眼的成绩,离不开那片精心保护的绿。

“抓住暑期机遇,归根结底是要守好生态底色。”泰宁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游客来到这里,既是为了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也是为了在生态中寻找舒适与惬意。”

(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李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