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同心协力 共谋发展 谱写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新篇章——漳州人联盟大会发言摘要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漳州市政协常委、澳门福建同乡总会副会长、澳门漳州同乡总会理事长林文玲: “携手同行,共写漳澳合作新篇” 在澳门的土地上,漳州人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和团结友爱、敢拼会赢的优良传统。从澳门开港者严启盛,到澳门民族英雄沈志亮;从500年前以漳州人为主发起建造的澳门妈祖阁,到今年11月即将在澳门落成的首座开漳圣王庙,无不凝聚着漳州人的智慧,传承着漳州人的精神,流淌着漳州人浓浓的血脉亲情。 在澳门,社团组织就像漳州人在异乡共同的家。澳门漳州同乡总会通过举办澳港台青少年闽南语邀请赛、家乡美食节、“福建土楼与大三巴的对话”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等,共抒思乡之情,让更多澳门人了解和认识漳州。未来,随着澳门陈元光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澳门首座开漳圣王庙的落成,漳州人在澳门的故事亦将翻开新的篇章。 近年来,漳州的变化日新月异,召唤着八方儿女共览家乡巨变、共绘未来华章。我们愿尽己所能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借助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优势,牵线搭桥,促进两地在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漳州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10月5日,漳州人联盟大会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0多名漳州籍乡亲齐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话发展,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凝聚磅礴力量。会上,5位嘉宾讲述当下、展望未来,本报摘取他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愿为家乡城市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漳州这片土地承载了我最珍贵的成长记忆。1965年我从这里走出,考入清华,后成为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博士、院士,漳州的灵山秀水与老师的谆谆教诲始终是我学术路上的精神养分。

作为建筑声学研究者,近年来我欣喜地看到漳州对“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的生动诠释——龙江岁月二期的生态修复让“小洱海”成为宜居范本,漳州古城在保护中活化,非遗展演与文创市集相映成趣……这些将生态留白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恰与我提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城乡规划理念不谋而合。

漳州的未来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助力,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吸引更多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来漳就业创业,大力培养本土的年轻一代,为漳州青年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作为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我愿牵头推动华南理工大学与家乡院校的合作,为漳州学子搭建成才阶梯,为家乡城市规划、文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持。期待更多漳州人携手,将个人所长与家乡所需相结合,让“田园都市”更具品质、“文化名城”更有活力。

泰国文化经济协会顾问团主席萧辅钰:

“希望南靖土楼添彩中泰文化交流”

首届漳州人联盟大会将海内外漳州人汇聚一堂,它不仅是一次情感的团聚,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

从小听着曾祖父萧佛成的故事长大,爱乡情怀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他虽出生海外,却始终怀揣着炽热的民族意识与桑梓情怀。回首往昔,先辈们从书洋土楼出发,辗转台湾地区、马六甲,最后在泰国开枝散叶,但故乡永远是我们魂牵梦萦之地。

漳州人杰地灵,与泰国合作空间广阔,我将积极推动双方经贸交流。在文旅上,漳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我家乡的南靖土楼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能够成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一张特色名片;在农业上,漳州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梅产销基地,泰国有着适宜的气候和广袤的土地,双方可以在品种培育、花卉贸易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外,双方还有很多领域可以进行合作。

希望此次大会的召开,能将更多的海内外漳州人凝聚在一起,坦诚对话、共商发展;也希望身在世界各地的漳州人,能够架起住在国与漳州交流的桥梁,为两地经济文化发展增添新动能。

福建省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香港漳州同乡总会会长郭绿明:

“心怀桑梓,做漳港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香港漳州同乡总会作为连接漳港的亲情纽带,始终传递着家乡的关怀,也凝聚着在港乡亲的乡愁。无论我们走多远,漳州永远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此次大会在漳州举办,让招商引资更接地气、联谊交流更暖人心、社团合作更富成效,让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家乡澎湃的发展活力,更精准地把握合作机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家乡正在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一流环境。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也必将助力广大海内外乡亲更安心、更有信心地返乡投资兴业,让漳州人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充分涌流。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漳州人联盟已经在香港注册成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科创中心,将为全球漳州乡亲提供一个更加国际化、更具活力的交流平台。我们热切期待在香港与世界各地的家人们再次欢聚,共商发展、共创辉煌。

香港漳州同乡总会愿与全球贤达一道,做家乡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共同把漳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

全国台企联副会长、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台丽集团/盈科智谷产业园董事长林伯彦:

“漳州是台胞台商的创业沃土”

漳州,是众多台胞台商的祖籍地,也是干事创业的热土。多年来,我们在此扎根奋斗,既见证漳州蓬勃发展,也在与乡亲们的携手间深切体会“两岸一家亲”的温暖。

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在漳扎根32年,在各县区设立台商联谊会11个,会员企业超800家,形成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全方位为在漳台胞台企排忧解难。

1981年至今,已有台塑、统一、灿坤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在漳投资兴业,涵盖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不少企业主祖籍在漳州,他们既助力家乡经济发展,也带动乡亲就业;许多台胞台企还热心公益,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并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未来,我们台胞台商将继续发扬“爱拼会赢”的精神,与家乡贤达携手并肩,在经济、文化、公益领域再创佳绩,积极做中国式现代化漳州实践的参与者、推动者、宣传者,为祖国繁荣、两岸融合及漳州发展贡献力量。

本组文字由 漳州融媒记者 郑斯楠 整理 图片由 漳州融媒记者 游斐渊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