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红色漳州,赓续薪火绘华章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第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点上发力,榜样之光映前路——

今年恰逢谷文昌诞辰110周年,漳州掀起“牢记嘱托学谷公、为民造福当先锋”活动热潮,持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动谷文昌先进事迹从历史走向现实、从党校课堂走向基层一线,成为滋养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养分。

我市通过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举办专题培训666场、培训党员4万余名;打造《人民公仆谷文昌》情景党课,生动再现了谷文昌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先进事迹,走进中央党校、省级课堂展演;开展“百场党课进基层”等活动,组织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组成讲师团,为基层党员宣讲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微党课137场次。

面上开花,薪火相传谱新篇——

近年来,从城市广场到乡村厝边,从理论课堂到展览现场,漳州的红色故事从不缺鲜活表达。

“芝山讲坛进基层”“‘福小宣’在漳州”等活动中,宣讲员们坚持以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大众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千场“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座谈里,我市各行各业干部群众聊变化、谈奋斗,红色干劲在交流中愈发炽热;一年一主题的“市直机关党建创新与实践成果汇展”,精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案例,集中展现了一批市直单位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红色回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红色标语展”成功入选“和合中华 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巡展名单,让更多人透过斑驳的标语听见属于漳州的红色回响……红色基因正借助多元载体绽放时代光芒。

活化焕新 织就锦绣“时代红”

当暮色轻抚红砖骑楼时,漳州古城在新老交织中焕发独特魅力:灯火辉映的宋时文庙,沉淀着千年儒风;延安南路的现代文创店铺,则让红色记忆以年轻姿态延续……其实早在明代,漳州已普遍使用闽南红砖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龙海埭美古村落,276座红砖古厝整齐划一,体现“一张规划管五百年”的祖训智慧。

当然,漳州的红,不仅凝聚在这些传统建筑的红砖古厝之间,更凝聚在光荣的革命传统、历久弥新的时代新篇中。

“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 9月7日和8日晚,漳州歌仔戏《烽火侨魂》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将华侨的爱国情怀、闽南的文化根脉、烽火年代的赤子忠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漳州这片被热血浸润的土地,不乏这样得天独厚的红色“富矿”。目前,全市共有革命文物105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县级40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7处。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乌山、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漳浦车本村)、平和暴动纪念馆、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等,都镌刻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是具有纪念和游览双重意义的景点。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政治担当,系统、科学、深入地开展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工作,让其蕴含的精神力量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高起点布局“闽南红”文旅带。2025年5月,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主题展览《水仙之乡 女排岁月》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女排精神再次激荡人心;2026年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考察点之一——龙江颂歌展览正在有序地布展。此外,探访华侨女英雄的爱国热忱、感悟红军攻克的壮阔史诗、触摸“谷公”丰碑与风动石自然奇观双重震撼等多条精心规划的红色旅游线路,不断引爆市场活力。

梳理汇编本土特色读本。精心编写《漳州红色人物读本》《红军攻克漳州故事集》《漳州红色故事》等党史普及读本,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调研漳州足迹并汇编成册,为加强学习教育提供生动丰富的教材。

不仅如此,漳州还坚持开门修史、开放展陈、开掘价值,广泛开展征集史志“金点子”、发布史志“英才榜”等活动。先后完成《漳州红色故事读本》《漳州战役研究》两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国共产党漳州历史》第一卷(1921—1949)的修订出版。闽南地区唯一一个综合性党史展览——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从2023年3月16日开展以来,共迎来1500多场次、7万多人次参观,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赞赏,被授予福建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称号。

系统性深挖与创新性转化,让漳州的红色资源真正实现了从“保起来”到“活起来”再到“热起来”的跨越。漳州的红,不再是静止的符号。它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汇入时代浪潮,在文旅融合的探索中、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动实践,焕发出奔流不息的磅礴动能。

实干笃行 砥砺征程“奋进红”

在龙江大地上,红色不仅是停留在历史书页里的印记,更是流淌在干部血脉中、扎根在基层组织里的鲜活力量。

近年来,漳州市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2022年7月,启动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对照“工作问题清单”找准“作风问题清单”,三年多来推动全市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上向好;

2023年2月,开展“一线看作风、多维识干部”专项行动,聚焦党的建设、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八个一线”,运用“四看四察”工作机制,在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中“穿透式”考准考实干部表现;

2023年5月,出台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十条措施,从建立差异化薪酬待遇体系、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村干部关心关爱工程等方面入手,培优育强村干部队伍;

2023年8月,全面开展领导干部业绩档案建档工作,构建业绩采集、审核、分析、运用一体化的管理闭环,让干部使用有绩可凭、有据可依;

2024年6月,创新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含参公人员)“育苗”“墩苗”“护苗”全链条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共下派2045名年轻公务员到基层锻炼,为1208名新录用公务员匹配专业导师。

……

一系列举措层层推进、落地见效,锻造出一位位在各级各领域抓落实、拼业绩、比贡献的新时代漳州“担当者”;涌现出一个个在基层一线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实干有为的好干部好故事;催生出一批批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战场上敢创新、善攻坚、解民忧的干将闯将猛将。

久久为功育精兵,精准发力筑堡垒。在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同时,漳州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守正创新、再上台阶,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漳州在全市各行政村推行组织领航、“两委”领办、党员领岗、人才领衔“四领”工作机制,组建跨村联建党组织157个,推动村“两委”领办项目5000多个,广泛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网格员等6064个,探索创办11个“乡村振兴传习所”,培养一批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漳州市持续推进近邻党建工作,加强社区(小区)物业党建联建,打造一批“好厝边”小区、微笑小区;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加强海疆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海洋渔业、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模式;推动离退休干部融入近邻党建工作,引导老同志发挥银发力量,建成银发人才基层联系点13个,进驻银发人才195名。

不断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漳州市积极推进“党建强企”联合行动,建立古雷石化、龙海食品等9个产业链党建联合体;扎实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党建提升增效三年行动,深化“一企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开展台资企业党建“三融三助”行动,持续推广台企党建“天福样板”,探索推进陆台合资企业古雷石化党建工作,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历史无言,奋斗有声;不忘初心,走向未来。

新征程上,漳州将继续执“红色”之笔,精心勾勒传承与发展共生、精神与实践同步的生动画卷,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注入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