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创新工检联合机制 让劳动者安“薪”又安心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市“安薪计划”工作推进会

“安薪”工作室

首批“安薪专员”聘任仪式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经营,去年6月,漳州市总工会发挥职能优势,联合市检察院率先在全省实施“安薪计划”工检维权新机制,建立“及时接访、分级调解、联动处置”工作体系,化“被动受理”为“主动保护”,有效推动劳动争议源头化解,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薪计划”实施以来,已帮助888名劳动者追讨薪酬、工伤赔偿等各类费用2451万余元。该项目还获评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建立联动机制 协同监督“明措施”

“安薪计划”以“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企业”为方针,聚焦纠正违法用工、根治欠薪、保障福利待遇等重点问题,依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检察员”队伍,充分发挥“一函两书”的监督作用,构建“及时接访、分级调解、联动处置”的工作体系,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受案”到“主动保护”的转变。

在实际推进中,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双方联合建立了包括信息共享、线索双向移送、会商研判、协同化解等在内的17项工作机制,确保劳动纠纷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截至目前,已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在今年7月24日的会议中,市检察院与市总工会重点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龄劳动者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展开交流,并就完善基层检察院、工会组织之间的衔接、扩大工伤法律援助范围等议题达成共识,进一步凝聚了维权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一函两书”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不合法、不合规的苗头倾向,工会及时发出《提示函》,督促企业优化职工安置方案、合理制订规章制度等,有效打通了劳动法律法规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在诏安县一起农民工欠薪案件中,农民工许某等10人被欠薪,县总工会向公司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在公司未整改情况下,再向人社部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并同步抄送检察机关请求协同监督。检察机关经调查研判,向人社局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人社局及时责令承建责任人支付劳动报酬,并在相关责任人仍拒不支付的情况下,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检察机关与工会会同侦查机关等部门,经多次释法说理,帮助追回全部欠薪6.6万元。

健全调解体系 金牌专员“保稳定”

在构建全方位劳动保障网络的过程中,市总工会着力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体系,打造出一支金牌“安薪”队伍,为劳动关系稳定保驾护航。

目前,全市已建成多个“安薪”工作室,推出赖水顺劳模工作室、芗城区金峰枫桥工作室和南靖田螺坑检察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整合了调解、法律援助、仲裁及诉讼等职能,坚持优先运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积极推动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为劳动者提供“援、调、裁、诉”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欠薪纠纷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

为更好地推行“安薪计划”,市总工会选聘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法治先进模范人物担任“安薪专员”。“安薪专员”由金牌调解员、仲裁员、维权律师与工商联、妇联、残联的劳动权益保护工作者以及检察机关和工会工作人员组成,依托自身岗位职责,主动发现纠纷线索,参与争议调解,提供法律支持并开展综合救助。目前,37名“安薪专员”已正式上岗。

此外,“安薪计划”还向前端预防延伸,通过12351工会热线和12309检察热线加强劳动者维权舆情监测,配套专人负责与常态化培训机制。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等常见问题,对企业开展针对性引导,帮助企业规范用工,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营造健康稳定的用工环境。

提升化解质效 矛盾排查“全覆盖”

漳州市总工会与检察院持续优化“安薪计划”,紧紧围绕职工需求推进维权服务。针对不少劳动者“不知如何投诉、不懂上哪投诉”的现实困难,双方在县区、大型园区等一线位置联合设立“安薪工作室”,实现就近、及时解决职工诉求,把劳动法律监督真正延伸到劳动争议的最前端,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矛盾不上交”。

与此同时,“安薪计划”并不止于安“薪”,还扩大了维权范围,将薪酬保障扩大到休息权、劳动安全、教育培训等劳动者普遍关心的方方面面,覆盖人群也延伸至超龄劳动者等特殊群体,真正让维权“扩面提质”。

在延伸服务的同时,漳州也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结合“集体协商要约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工会与检察院主动走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用工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制度,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提前消除风险隐患。此外,通过拍摄“安薪计划”宣传片、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职工依法维权意识、促进企业合规发展,从根源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

本组文图由 漳州融媒记者 沈小琴 通讯员 缪雅玲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