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根本宗旨与价值追求。近年来,芗城区检察院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立足检察职能,延伸服务触角,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与机制创新,在司法救助、劳动者权益保障、企业发展护航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有力的民生答卷,让公平正义以更可感的方式直达群众身边。
司法救助
为困境群众撑起一片天
“如果没有检察院和各方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在拿到司法救助金和慰问款的那一刻,杨某感慨不已。因受到犯罪侵害致重伤,杨某不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家庭也陷入经济困境。
芗城区检察院受理杨某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后,不仅快速办结案件,更是主动联系芗城区慈善总会、属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多方协调为杨某争取社会救助。这种“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更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了救助效果的持续性和深入性。
为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芗城区检察院进一步深化“司法救助+”模式,与区乡村振兴局、民政局等部门协同发力。在涉农困难群体救助中,联合基层组织摸排需求,协同慈善机构拓宽救助渠道;针对困难妇女群体,则强化与妇联的协作,在提供经济救助的同时,纳入心理疏导等延伸服务,推动救助资源的高效整合,构建从“单一救助”到“多元帮扶”的闭环体系。
机制创新不仅体现在个案办理中,更延伸至源头治理。通过建立救助线索主动发现、快速响应、跟踪回访等长效机制,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联合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困境儿童救助绿色通道,实现救助与保护的双重保障。
救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2025年上半年,芗城区检察院共受理司法救助申请3件,均已办结。数据背后,是一套不断完善的救助机制。芗城区检察院以司法救助为纽带,构建“检察+多部门+社会力量”的多元救助网络,将救助触角从司法程序内延伸到生活帮扶中,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安薪计划”
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屏障
日前,王某和工友们终于收到了被拖欠的工资。这笔被拖欠两年的“血汗钱”,曾因企业账户冻结、证据不足而卡在区人社局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让他们一度陷入绝望。
转机始于芗城区总工会“安薪专员”的线索移送。依托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部署的“安薪计划”,芗城区检察院迅速介入,联合工会查清欠薪症结:企业虽将工资缴存至专用账户,但农民工无法提供充分施工证明。检察官当即联动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大家收集考勤记录、施工照片等证据,又组织人大代表、区人社局代表等召开公开听证会,凝聚支持起诉共识。最终,法院开通“绿色通道”,3天内调解结案,区人社局从专用账户直接拨付资金,让劳动者全额领回工资。
这样的高效处置,源于机制支撑。依托市总工会与市检察院共同部署的“安薪计划”,芗城区检察院持续深耕劳动者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区法院、区人社局建立一站式“薪企航”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与区妇联、区司法局等部门协作互联,加强共建单位在支持起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中的协调配合,促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方面有效衔接,形成“2+2+N”工作模式,扩大“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多元解纷”朋友圈。
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该机制分析处置线索127条,召开联席会议16次,帮助35名劳动者追回薪资、工伤赔偿等299万余元,王某等农民工讨薪案入选省检察院“检护民生”专刊典型案例,“薪企航”机制入选2025年漳州市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检联益企”
以法治温度护航企业发展
近年来,芗城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检联益企”机制为抓手,通过构建多元服务网络、深化部门协作,为民营企业提供“妈妈式”检察服务。
“检联益企”作为漳州市检察机关首创的服务品牌,将司法职能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芗城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共建的沟通联系机制更因成效显著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
在此基础上,芗城区检察院在区委政法委牵头下,联合多部门在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成立法律服务中心,创新构建“行政+检察+专家+企业”四位一体模式,打造“芗伴同行”服务品牌。这一平台整合了法治资源与行政力量,聚焦企业在安全环保、劳动用工、财务税务等高频需求领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有人管、有人解。设立“12345+12309”府检联动衔接机制及涉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联合供电、开发区等部门解决企业用电安全、土地权属分割等难题。
创新“清单+点单”服务模式,围绕政务、市场、法治、人文环境等方面细化18项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金融、科技、人力资源等需求,助力企业全周期发展。联合工商联、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在全市率先制发《企业商业秘密风险点清单与提示事项》,为26家科创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依托《古城法润杂谈》品牌开展涉企法治讲座,覆盖企业超百家,让法治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机制创新夯实基础的同时,司法护航的利剑始终高悬。在芗城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伪劣废钢压块案中,通过自行补充侦查深挖利益链条,在批捕1名犯罪嫌疑人的基础上追诉同案犯3人,均获有罪判决;同步精准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相关成效获省人大代表肯定,被新华社转发推广。针对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问题,监督立案侦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引导侦查完善证据,促使嫌疑人认罪认罚并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同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主题授课,筑牢企业廉洁防线,形成“惩治—预防—治理”的闭环。
数据是最客观的履职答卷。2025年以来,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经济犯罪案件21件56人,突出惩治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强迫交易、合同诈骗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起诉13件16人,起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件7人。每一组数字背后,都是法治护企的坚实脚印,更是民生保障的温暖刻度。
检察为民,念兹在兹。从“司法救助+”破解困局到“安薪计划”守护民生,从“检联益企”护航发展到“四位一体”模式构建,每一项实践都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检察职能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未来,芗城区检察院将以机制创新为帆,深化司法为民实践,聚焦民生需求拓展服务维度,强化法治赋能提升治理效能,让法治成为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漳州融媒记者 王琳雅 许文彬
通讯员 王文川 詹娇娥
郑淇锴 文/供图
▲金峰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入园区,惠企赋能”法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