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国赛满分!漳州学子讲述编程之美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学校组织的赛前培训活动

近日,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落幕。漳州一中芝山校区人工智能社团参赛学子凭借系统培训、科学指导与团队协作,于全国约2.5万名晋级总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2项,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风采。

据悉,本届大赛主题为“科技少年 筑梦未来”,设置“智能应用、算法思维、自主创新”三大类共20个赛项,既着重考验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其中,在算法创意实践挑战赛中,来自漳州一中八年级的陈昊谦以满分成绩,获得一等奖。

在思考与实践中

突破瓶颈期

虽然几经国赛历练,比赛一开始,陈昊谦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在算法创意实践挑战赛中,要求选手使用c++编程语言在90分钟内完成6道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相关知识及计算思维和创意思维。直到陈昊谦输入最后一道题的代码,系统显示均通过测试点,获得满分成绩,他的心才落了地,长舒了一口气。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陈昊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每日进行赛前固定练习。他深知,0.01分的提升,需要付出100%的努力,只有把手边的每一件小事完成,梦想才能不被辜负。

从“知识积累”到“能力跃迁”,从量变到质变,并非一蹴而就。从6岁开始接触编程,陈昊谦早早就成为这门硬核技术的小小“探索者”。一脚踏上信息技术的快车道,陈昊谦在求知中收获,在代码中探索,在程序成功运转中感受成就感,不知不觉和编程技术接触了近10年。

学习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学习编程越来越深入,陈昊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瓶颈期是每位学习者必然经历的成长节点。”陈昊谦说,当他在复杂项目中举步维艰,当他难以高效解决实际问题,他也曾出现厌烦和畏难情绪,“经常是前面做得挺顺利,突然思维卡住了,学习停滞了,也很懊恼。”他说,遇到瓶颈期,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和突破,不断克服困难,才能破茧突围。

学习思维远大于

学习技巧

在陈昊谦看来,编程学习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重塑,它和数学与英语学科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学习思维远大于学习技巧。”他总结说,学习没有固定的做法和模式,学习数学要立足于课本,但不拘泥课本。通过思维导图,依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充分拓展学科外延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陈昊谦也强调英语在编程学习中的重要性,直言不能拘泥于背单词、学语法,而是要多运用,他也常在交流平台上和外国网友用英语交流练习,提升英语语感。

信息技术学得怎么样?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检验,才能得到答案。与陈昊谦一样,今年漳州一中还有12名学子,在本次赛事的水中无人系统挑战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为了助力参赛学生在这次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赛前,漳州一中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由信息科技组教师团队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内容涵盖理论基础、编程基础、技术设计、算法设计、航行器搭建、专业答辩等领域,为学生搭建起系统化的能力提升体系。

漳州一中副校长、芝山校区常务副校长陈志川多次前往训练现场,与师生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参赛项目的技术难点与训练进展。“学生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赛场实战,在反复打磨中精益求精,在攻克难题中突破自我。”陈志川说,此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点燃了学校学子投身科技探索的热情,更坚定了学校深耕科技教育的决心,学校将以这份荣誉为新起点,持续优化科技教育资源配置,拓展科技实践课程维度,创新科技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起探索科学奥秘的广阔舞台,为教师提供施展教学才华的优质空间,携手培育更多兼具创新思维与实干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漳州融媒记者

陈慧慧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