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开学在即,如何帮孩子“收心”,让孩子顺利回归学习状态?
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韩雅平回复:暑假已接近尾声,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然而,不少家长发现,经过近两个月的放松,孩子的心思似乎还停留在假期模式: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作业拖拉,对电子产品依依不舍……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暑假“收心”有妙招:三“收”三“放”,助学生迎接新学期。
一“收”作息时间,“放”松有度回归规律。暑假期间,不少学生晚睡晚起,作息紊乱。临近开学,家长应逐步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避免“开学综合征”。
“收”的建议是提前一周制定与学校作息接近的时间表,逐步减少熬夜、赖床的习惯。设定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确保每天睡眠充足,避免开学作息紊乱带来的不适感;“放”的策略是一方面可以回忆校园美好:和孩子聊聊上学期的开心瞬间,如有趣的课堂、喜欢的老师同学,唤起对校园的期待。一方面给予情绪缓冲:避免强行约束,可让孩子每天保留1小时娱乐时间,逐步适应规则。比如允许孩子午休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通过晨间运动、阅读等方式唤醒活力,而非强制早起导致抵触情绪。
二“收”娱乐时间,“放”眼长远培养专注力。暑假里,不少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导致注意力分散。如何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成为“收心”关键。
“收”的建议是主动询问孩子新学期的愿望或目标,与孩子协商制定“屏幕时间”规则,逐步减少每日娱乐设备使用时长。用阅读、手工、户外活动等替代部分娱乐时间,转移注意力;“放”的策略是允许孩子每天有固定时间放松,如观看优质纪录片或进行创意游戏,避免一刀切禁止引发逆反心理。鼓励孩子记录假期见闻,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既锻炼思维又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三“收”浮躁心态,“放”飞压力轻装上阵。假期自由散漫的状态容易让学生对新学期产生焦虑,如何稳定情绪、树立信心至关重要。
“收”的建议是暑假与新学期之间最好的过渡是做总结。与孩子回顾暑假收获,总结成长点滴,增强成就感。提前整理学习用品、预习新课内容,减少开学前的忙乱感;“放”的策略是通过家庭会议倾听孩子的开学顾虑,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安排轻松活动,如短途郊游、亲子运动,缓解压力。
总之,“收”不是压制,而是引导;“放”不是放纵,而是调节。通过三“收”三“放”,家长既能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又能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新学期在即,让我们用耐心和智慧,陪伴孩子自信迎接成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