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闽南日报

38份档案 还原谷文昌老书记深入调研的足迹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04版:县区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林定泗专注研究档案资料

近日,笔者走进东山县档案馆,就被档案架上整齐摆放的《调查研究》档案所吸引。这些档案共38份,尽管历经数十载岁月洗礼,纸张已经泛黄,但蓝黑色油印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上面记录着不同大队的生产数据、社员诉求、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每一页内容都沉甸甸的,令人深受启发。

“《调查研究》是谷文昌在任时期创办的。”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年研究谷文昌先进事迹的林定泗老先生介绍说,这些珍贵的档案,完整还原了谷文昌老书记当年深入调研的足迹,他以多样的调研方法、务实的调研理念,为当下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树立了标杆。

关于谷文昌先进事迹精神富矿的挖掘,林定泗认为必须追求原汁原味。于是,从2011年开始,他一头扎进档案里,查阅了1500多卷档案材料。“他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生怕决策失误,所以他特别注重调查研究,用系统深入的调研结果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随着林定泗娓娓道来,谷文昌老书记在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出实招的事迹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谷文昌的调查研究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他提出“少开会,多深入,少发议论,多调查研究,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收实效”;在面对人民公社分配、自留地等社员反映强烈的问题时,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亲自组织专题调查组,直奔典型单位开展直接调研。

在调研方法上,谷文昌的“实招”层出不穷。他善于通过横向对比找差距,1961年5月,派出调查组对九街大队和港西大队这两个农业生产的正反典型进行深入调查。详细分析两个大队从1957年以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各项事业的增减产情况,找出导致两个大队粮食增减产差距的原因。县委依据调查结果,指导各公社党委扬长避短,将经验发扬光大,把问题交给群众讨论解决。

纵向追踪看变化也是谷文昌的拿手“实招”。1961年6月,针对杏陈公社坑北大队上半年生产未达包产指标的问题,调查组从夏季持续跟踪至秋季,与干部社员共同分析原因,最终得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缩小生产体制规模、加强一线劳动力等结论。这种长时间的深入调研,让晚季生产准备更具针对性,效果显著。

谷文昌还注重对不同体制类型单位的调研,精准把握不同生产模式的利弊。在坑北大队关于集体生产和社员个体小自由生产的调查中,他发现社员利用工余开荒扩种的粮食占全大队产量9.4%的积极一面,证实了社员小自由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补充,也察觉到开荒忽视水土保持、与生产队争夺肥料等问题。随后提出加强领导、确保集体与个体生产两不误的对策,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谷文昌的推动下,东山县委的《调查研究》简报成为指导工作的重要抓手。从1962年3月至11月,谷文昌带着农村社员弃农经商问题、保护耕牛问题、社员分配等方面问题,深入农村公社、城镇、工厂、渔业大队和有关部门,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又由县委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批示,要求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再编成《调查研究》简报,下发各有关部门。这样的调查简报,共编写了38期,让调查研究之风在全县蓬勃兴起,为东山县的生产生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调研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更是‘磨刀石’。谷文昌老书记深入调研的经验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蹲一线、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持续提振干部队伍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魏小才说道。

⊙欧东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