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提出71项工作任务、41个支撑项目,为古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政策、资金、要素支持;扎实推进国资国企、市管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38项重点任务,出台《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实现全区涉企254项审批事项一站式集中办理,助力中石化重点项目——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拿地即开工,福建中沙石化公司仅用半天便注册完成;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海丝”核心区建设,推动以古雷石化基地为核心区,创建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奠定基础。
注重协作联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积极构建“五大枢纽”,加快推进漳汕高铁、港城大道延伸段等城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好漳浦—古雷协同发展机制,提速打造漳州市域副中心城市进程;加强与环东山湾各县区产业衔接,依托古雷石化基地原料资源,为周边县区招引纺织、染整、光伏、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下游企业。今年2月,古雷开发区管委会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推进环东山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直线距离约10公里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强联合,通过核电“运气”为古雷“添绿”,开启跨领域合作新篇章。8月,古雷开发区管委会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古雷分中心,推动实现“原油进口—炼化加工—成品交易”全链条整合。
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的历史节点,古雷开发区坚持融入发展大局,蓄势谋远擘画未来,对漳州市食品、建材等“9+5”优势产业和福建省鞋服、汽车等支柱产业进行深度研究,分别以100公里(辐射潮州、厦门、泉州)、300公里为半径(辐射大亚湾),制定不同的招商策略,开展精准招商;加快漳州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绘制涤纶、锦纶、氨纶“三根丝”产业实施路线图,奋力打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产业链条。
园区内,项目全速推进与产业转型升级齐头并行;园区外,区域协同发展与国际合作深化交相辉映。从八闽大地到更远省区,从海峡两岸到波斯湾畔,古雷的发展步履随着时代机遇不断延展。这艘被寄予厚望的石化巨舰正加速蝶变焕新,以改革创新、开放协作的姿态破浪前行,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广阔蓝海,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牟 洋 卢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