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方一淳 吴依萍)近日,位于云霄县的福建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拿地即开工”。“真没想到,24小时内就拿到了三证。‘拿地即开工’模式的效率真是太高了!” 领到证书的公司经办人陈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此次“拿地即开工”项目为福建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温尼龙树脂材料生产项目。该项目由马铺乡人民政府引办,项目用地面积169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812平方米,立项备案总投资2.5亿元。项目在24小时内一次性取得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这样高效审批的背后,是云霄县自然资源局、行政服务中心“跑腿办”、住建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创新成果。
“以往企业从拿地到获准施工,需依次申请不动产权证、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前后环节互为前置,串联办理时间需要1-3个月。”云霄县行政服务中心“跑腿办”负责人介绍,“如今,在多部门联动协作下,我们整合资源、重塑流程,将多个审批阶段压缩为一个协同办理环节,企业‘一套材料、一次申报’,我们‘同步受理、并联发证’,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政务服务再提速。自2023年以来,云霄县自然资源局、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局等多部门聚焦工业项目落地堵点,主动靠前、集成服务,主动打破“坐等审批”的传统模式,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让企业从忧心“手续繁、环节多、耗时长”,到惊叹“流程简、服务优、速度快”。该模式是“审批前移”的生动实践之一,以自然资源部门土地供应和规划预审为基础,行政服务中心“跑腿办”统筹协调、帮办代办,住建部门同步介入施工许可条件审核,通过“靠前服务、并联审批、信息共享”,实现审批服务全链条重构,让企业真切体验了“云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靠前服务还体现在面对面的精准对接上。除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指导,相关部门在项目拿地初期和办理过程中,专门组织了多部门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碰头会。这种高效的沟通机制,有效消除了信息壁垒,成为项目加速推进的“润滑剂”。
“拿地即开工”,不仅是一个审批速度的承诺,更是云霄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环环相扣的服务,让企业告别了审批路上的“马拉松”。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云霄正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效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