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漳州融媒记者 陈慧慧 通讯员 王雅婷 文/供图)近日,芗城区气象局、芗城区教育局、芗城区科协、芗城团区委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气象研学(夏令营)活动。30余名青少年探索“风云秘密”,收获“气象惊喜”(题图)。
研学首站,青少年们来到漳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信息处理中心。漳州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向青少年们展示不断跳动的雷达回波、实时更新的卫星云图;专题讲座上,气象预报员详细介绍了云层变化带来的天气变化,解读气象数据背后的天气密码,青少年们感叹:“科学的天气预报不是抬头看天就能‘看’出来的。而是需要无数次数据计算和经验判断相结合。”
“这个白色箱子为什么不能碰?”“雨量筒是怎么计量的?”在漳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面对青少年的提问,气象业务人员耐心解答,并现场演示了数据采集的过程。而名优果树试验园的各类新品种,也打开了学生们的“新世界”。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指着枝头的果实和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你们看,现在温度显示34.4℃,如果超过35℃,芒果的果肉就容易出现硬斑。我们来看百香果,谁知道这个瓶子有什么作用?”“驱蚊吗?”“收集雨水吗?”青少年们踊跃猜测,技术人员揭晓答案:“这是用来收集害虫的,通过观察害虫的数量和种类,我们可以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保障果实质优高产。”青少年们纷纷感叹:“原来这些设备不仅能监测天气,还能‘监测’果实的成长呀!”
此次气象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会重视自然灾害、懂得应对风雨变化,增强防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