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芗城区综合医院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走廊已响起脚步声。院长林文福的白大褂口袋里,听诊器与笔记本塞得鼓鼓囊囊。查房、会诊、处理院务……这位呼吸科出身的院长,二十余年来始终保持着临床医生的节奏。“院长是职务,医生才是根本。”面对患者的招呼,他笑容温和。
自2002年踏上医途至今,林文福的“主战场”始终围绕着人体最脆弱的呼吸系统。从一名普通呼吸科医生成长为学科骨干,再到医院管理者,他始终将精进医术视为立身之本。林文福深知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没有止境的科学,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和追求。为了攻克疑难危重症,他多次远赴湖南湘雅二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将前沿技术带回闽南。“医学没有止境,每一次进修都是‘充电’。”他说。
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肿瘤……面对复杂凶险的呼吸疾病,林文福总能在纷繁症状中迅速抓住关键。一位长期受慢阻肺折磨的老患者感慨:“林医生和我交谈几句话就找到了我的病根。用药后我就没喘得那么厉害了。”在呼吸衰竭抢救室,同事们都熟悉他特有的工作状态——眉头微锁紧盯监护仪,语速快而清晰,手上动作稳准利落。这份精准判断力,是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淬炼出的“肌肉记忆”。
2020年初疫情袭来时,作为呼吸与感染防控专家,林文福义无反顾投入战斗。最令人难忘的是隔离病区筹建:接到指令后,从场地规划到收治流程一手操办,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30小时。为抢时间参与救治患者,他以医院为家,每天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长达6个月的时间,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
如今身为院长,林文福依然坚持每周坐诊。“听患者多说几句,比看十份报告更踏实。”面对焦躁的家属,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病情。担任院长后,林文福的“战场”从诊室扩展到全院。他力推支气管镜介入等新技术落地,让百姓在家门口获得优质诊疗。更让同事们称赞的是他服务基层的理念:组织医疗队下社区、进企业,把健康科普送到基层一线。“医生不能总等病人上门。”义诊现场,他蹲在老人身边讲解用药注意事项的样子,像极了邻家晚辈。
从医二十余载,林文福兜里的听诊器磨亮了边角,院长的日程表挤得密不透风。唯一不变的,是白大褂下的赤子之心。“守护好每一口呼吸”——这句朴素誓言背后,是一位医者用半生光阴写下的仁心注脚。
⊙漳州融媒记者
杨婉真 文/供图
下图:林文福下病房为患者诊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