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欧东茵 文/图)18日上午,在东山铜陵后井码头,首批出海的渔船陆续回港,开渔“第一网”带来的海鲜总是令人期待(题图)。一大早,码头上人头攒动,不少商贩早早等候着“赶鲜”。最早回来的渔船是灯光围捕作业,渔获多是巴浪鱼和鲭鱼类,为了抢占第一波市场,渔船不敢贪捕,赶鲜回港卖个好价钱。
渔获一上岸,等候在岸上的十几名拖鱼工马不停蹄地将一筐筐鱼整齐地堆放,很快就堆成一座座小山,品相较好的鱼直接销往市场,品相较差的会被拉往加工厂,制作成鱼糜和罐头。卸完货的渔民则忙着清洗鱼筐,整理缆绳,补给水、冰、油以及生活物资,抢抓时机再次起航,奔赴渔场。
据了解,随着后续更多渔船归港,扁蟹、鱿鱼、明虾、八爪鱼、铜盆鱼、午鱼……更多鲜活海鲜将大量走进市场,价格也更为“亲民”,这场“鲜味盛宴”将持续升温,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