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瓷器“变身”卡通冰箱贴张旭 摄
小朋友对五彩斑斓的剪瓷雕作品颇感兴趣张旭 摄
闽南贝雕手工技艺传承人翁清香向游客介绍贝雕工艺张旭 摄
游客在欣赏东山非遗作品 张旭 摄
澳角诗会,小朗诵者婉婉述说澳角渔火繁华。沈昊鹏 摄
⑤
④
③
②
①
①在澳角村诗歌公园,老师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带着小朋友朗读展板上的诗。张旭 摄
②各式航海造型系列文创产品 沈昊鹏 摄
③与碧海蓝天合影留念沈昊鹏 摄
④澳角诗会上,渔歌吹奏,演绎澳角人的美好生活。沈昊鹏 摄
⑤8月16日12时,东山海面千帆竞发,渔船汽笛长鸣,游客登高观赏开海盛景。沈昊鹏 摄
夏末,习习海风捎来喜悦的消息——开渔!
在东山岛的澳角村,热闹先行开启。“福海扬帆 渔获满舱”2025年福建省开海文化活动吸引众人瞩目。在“渔获满舱”水产品交易中心里,不仅有近二十家本地企业的海鲜产品满足游客的味蕾,更有琳琅满目的海洋文化集市让人一饱眼福。
海丝、非遗、瓷器……每个词单拎出来总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久远”“高深”。但在集市上,大可不必绷着神经。
克拉克瓷,遗落在400年前的海丝明珠,如今变身精致的茶杯、香插和摆件;漳州窑素三彩,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嫣的巧手,它也可以与顶流哪吒“联手”成为潮品。海丝钟表博物馆的馆藏品,高端大气,但依然不妨碍你可以拥有同款的mini版。海门岛是明代月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闽南对外贸易的核心港口,但在集市上,它则是一款设计别致的餐具,就餐的过程就可以了解地形和路线。漳州窑瓷器在原创插画师蕾蕾眼中,是可爱的瓶瓶罐罐,她把瓷器代表性的花纹和器型制作成冰箱贴、丝巾和小拎包,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闽南贝雕手工技艺传承人翁清香从不浪费大海的礼物,她把月港的故事雕刻在贝壳上,把文化底蕴埋进贝壳的纹路里。
大海从不吝惜馈赠,它让世界互通,也让人心相连。这些集合着巧思和热爱的文创产品,让久远的记忆以另一种方式,从历史深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构建着“当年”和“现在”的亲密连接。
海涛依旧,生活依旧。不同于海港的热闹,村里的诗歌园流淌着幽静的韵律。澳角诗会上,涌动着对故乡、对大海的热恋。朗诵声,海浪声,生生不息。习习海风吹来幸福的味道。☉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