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学 五年(2)班 王艺佳
夏日的午后,蝉鸣声透过纱窗钻进教室,阳光在黑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五年级(2)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朗诵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我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个沉浸在诗词世界里的身影——我的同桌。
轮到同桌上台了。她双手紧握着写满批注的《唐诗三百首》,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脚步却坚定地迈向讲台。站定后,她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声音还有些微微发颤:“今天,我要为大家朗诵李白的《将进酒》。”话音落下,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蝉依旧不知疲倦地叫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她的声音起初还有些拘谨,可随着诗句的流淌,那声音仿佛被注入了魔力,变得激昂澎湃起来。她微微昂起头,双眼凝视着教室前方,仿佛真的看到了汹涌奔腾、从天际倾泻而下的黄河水。她的眉毛时而紧紧皱起,时而舒展开来,脸上的神情随着诗句的意境不断变化,时而豪迈,时而忧愁。
读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时,她举起一只手,在空中挥舞,像是要邀月共饮;而当说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她缓缓摇头,语气中满是对功名利禄的不屑,眼神中却又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她的身体也随着诗句的节奏轻轻摇晃,完全沉浸在李白的豪情与愁绪之中。
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连平日里最调皮的同学都托着下巴,听得入了神。老师坐在讲台旁,微微前倾着身子,眼中满是赞赏。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她和那动人的诗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她的声音仍在教室里回荡。她站在原地,眼神还带着几分沉醉,久久没有挪动脚步,似乎还没有从李白的世界中走出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如梦初醒般,缓缓地合上手中的书,向大家鞠了一躬。
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纷纷站起身来,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她的赞叹。我看到有的同学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小声地和旁边的人说:“太厉害了,我好像真的看到了李白在喝酒作诗!”老师也笑着鼓起掌,眼神中满是欣慰。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诗词的魅力如此巨大,能让人这般如痴如醉。而她,用她那充满感情的朗诵,带着我们所有人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
从那以后,每当我翻开诗词书,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天她陶醉其中的模样,也让我对诗词有了更深的热爱。
(指导老师:谢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