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陪伴多届学子走过高三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我始终坚信: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的基石,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分引擎,二者合力,方能托举学生奔赴理想。”漳州三中老师冯翠萍如是说。
“入室即静,入静即学”,这八个字是冯翠萍对班级秩序的要求。为给学生营造专注环境,她在班会上倡导“经验共享角”,鼓励大家晒出自己的“独门秘籍”。同学们热情分享,有的交流高效刷题法,有的分享知识整合技巧,还有的讲述快速提神妙计,在“问题共探、心得互享”中,同学们拧成一股绳,互助成常态,学习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集体冲锋。
心态守护,更是育人关键。冯翠萍回忆,模拟考后常有学生因发挥失常崩溃,记得班里的果果,曾因粗心忘记涂答题卡,成绩一下子掉了很多,傍晚别人都去吃饭了,小姑娘却躲在教室里红着眼圈。“我没急着说大道理,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听她念叨‘明明都会却白丢分’。”等她情绪缓些了,冯翠萍才笑着说,“这次算给高考提了个醒,下次注意不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那天晚自习,看见果果静静刷题的样子,老师知道这坎儿她迈过去了。
责任落地,甘当“守堤人”。假期前,冯翠萍引导同学们定制“学习+生活”时间轴,标清复习节点与休憩时段,让学生“玩有边界,学有节奏”;假期后,无论是否值班,冯翠萍都早早守在教室,帮“玩野了心”的孩子收心;温书迎考阶段,在教室门口摆张“流动答疑桌”,随时接招学生的“疑难炮弹”,既解学生燃眉之急,又守护教室内自习安静。
冯翠萍说,从物理学科角度,她信奉“抽象概念,可寻具象解法”。用软件或AI制作动态模型,让疑难图示动起来;设计互动实验,把情境“演”出来,让知识“触手可及”。关于如何解题?除了梳理讲解本题,她建议勾选关联题组,或让同学们梳理“知识点网”,引导同学从“单点突破”到“体系构建”,让学物理变得有趣。
☉漳州融媒记者 苏水梅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