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探秘永春湖洋三大古城堡

日期:04-26
字号:
版面:第17版:环湾生活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月城南门

湖城北门城楼之上有关帝庙

全宗堡城门建于山梁间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吴拏云 文/图)在冷兵器时代,城堡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既可以作为一个据点,抵抗侵略、保卫一方百姓;又可以作为基地,内有田亩可耕,有林可用,有泉可饮,具备长期坚守的生活条件。永春县湖洋镇境内有一宁静村庄——湖城村,当地自宋代以来即建有用卵石砌筑的巨大城堡,故旧时也称“湖城”“汪城”或“湖阳堡”。近日,记者与文史专家学者黄真真、黄清海、郑永杰、黄锦树等人,共同探访湖城村,发现该村旧有五个聚居村落,包含城东南、城内、对面厝、万全、留后。城内也叫“汪城内”,相传早年这里是汪姓聚居之所,而这宋代城堡便是该汪姓族群所建。至于建城的具体时间,因未见记载,故不得而知,不过村民多数认为该城始建于南宋。宋朝砌筑的城堡城高3米左右,城墙用大卵石砌成,石厚可达2.6米,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为封闭式城堡。据湖洋镇宣委吴志成介绍,古时,村民白天在外种田营生,晚上统一进城过夜。每座城门又设有宫庙供奉守门神:东门有观音亭,供奉观音菩萨;西门有洞公宫,供奉库司大王;南门有南门庙,供奉苏王公(即抗元将领苏十万);北门有关帝庙,供奉关帝爷。年湮世远,今仅西、北两门尚存。城堡整体布局大气、严谨,城中水井遍布,睹堡中风物,令人思绪悠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鼓角争鸣的年代。

离湖城村两三公里外的桃源村,又有一座古城堡“月城”(亦称月城堡、月山堡)。该城堡地处月山之下,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这里地势平坦,古时亦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现尚存南门和北门。城墙上设城垛为战时之用。月城内有小街市,外有良田竹林,居民生活便利。城堡内,明时有民厝十多栋,最大的建筑物即刘氏四世祖宇“进士厝”,该厝亦是明代进士、广州知府刘应望的故居。刘应望官声极佳,史称其“俱励清操,有异政,律法比例,诵之如流”。相传,这月城便是刘应望与堂兄刘应时等人倡建的,目的是为防匪防寇、保境安民。不幸的是,清顺治戊子年(1648年)四月,德化一伙匪寇在匪首陈邦哲率领下攻破月城,匪寇血腥杀害了刘氏族人共计18人,酿成“十八血衣事件”。这对于当时一个居民数量不过数百人的小城堡来说,堪称深重灾难。后来民众为追剿这伙匪寇,又付出了24条生命。为超度、纪念这些遇难者和牺牲者,城内遂每年举办普度活动,又称“普四”节。据载,在湖洋镇的清白村内原有金龟堡(亦称金龟寨),与月城成掎角之势。金龟寨原亦有四城门,后辟为农耕茶园,寨内极深的古井也被填平,但城墙基依旧在。

在桃源村大约两公里外有一座金钟山(位于溪西村境内),山上亦矗立着一座古城堡——全宗堡。全宗堡,又名仙溪寨,建成于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为当地仙溪郑氏的郑三洲、郑璧迟两兄弟所筑。该城堡创建之初,同样是为抵御倭寇、山匪的骚扰抢掠。全宗堡建于金钟山之巅,占地约20亩,东、西各有一个石拱城门。城堡居高临下,扼险而守,可谓固若金汤。堡内原建有主厅“泰际堂”,以及门楼和瓦屋数十间。奈何时空流逝,堡内今鲜有人住,厅堂瓦屋之前蔓草丛生,虫争鸟鸣,建筑风物已呈半存半湮灭之状。曾经高大的门楼,而今徒留残影向空,令人唏嘘,这也是那个远去岁月的晚唱写照。

(相关报道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