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讲“种子课”
孩子学着种水稻
日期:04-26
同学们收到水稻种子,开启种水稻的体验。(市实小 供图)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张君琳)“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吗?”这是近日在泉州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开讲的科普课。下课后,同学们收到了水稻种子,开启种植体验。
为同学们授课的是班级学生家长,泉州市农科所水稻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陈锦文。陈锦文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研究,获悉孩子所在学校科技节期间开展“拓颖同行”家长进课堂活动,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陈锦文说:“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可以和孩子多互动,还可以发挥职业优势,做好社会科普工作。”课堂上,陈锦文通过生动文图向同学们展示如何种植水稻,要经历多久、哪些过程,水稻才能成为餐桌上的米饭,引导同学们珍惜粮食、反对铺张浪费。下课时,他赠送同学们水稻种子,期待孩子收获劳动成果。
科普是创新的摇篮,孕育着科技创新的萌芽,科技创新又为科普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该校校长何君虹介绍,学校以科学成果激励人,以科学活动培养人,科学教育获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家校共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接下来学校将以实验校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为重点,引入各行各业家长作为班级校外科学辅导员,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不断创成果、展特色,推动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