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识破肝癌“隐身”花招

日期:04-25
字号:
版面:第13版:健 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肝癌又被人们称为“哑巴癌”(CFP 图)

福建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肝癌是位列福建男性和女性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肝癌平时往往“不动声色”,等患者感到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因此,肝癌又被人们称为“哑巴癌”。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专家、福医二院名医工作室陈孝平院士建议,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到一年应做一次筛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警惕肝癌发病“三部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原发性肝癌新发确诊超过90万,因肝癌死亡的人超过83万。我国是肝癌大国,占全世界新发肝癌病例的45.3%,在所有癌症中,肝癌死亡率高居第2位。

其中,在中国,南方肝癌的发病率比北方高。根据国家历年统计,每年新发肝癌病人约40万左右,而南方发病占2/3左右。

陈孝平介绍,肝炎是肝癌发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乙肝、丙肝,在我国乙肝是最主要病因。肝炎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再癌变,这是肝癌发病的“三部曲”。其次,南方肝癌发病率高,是因为南方湿度比较大,食物容易发霉并产生黄曲霉素,这是引起肝癌的高致病因子。除此之外,空气污染、水污染、遗传,也是肝癌发病的相关原因。

高危人群应及时筛查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约70%肝癌发现即中晚期。为什么会出现症状情况呢?因为肝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陈孝平说,这是因为肝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器官,有着超凡的能力:

首先,肝脏不太会“痛”。由于肝脏内部没有痛觉神经,即使出现小问题,一般也不会出现明显感觉。

其次,肝脏的能力超强。即便只有1/3的肝脏功能正常,它仍旧可以保障人体日常所需。

所以通常人体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异常,如果要发现疾病,往往需要靠进一步的检查。

乙肝、丙肝及肝硬化病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这些人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筛查。

另外,有一些人群容易被乙肝病毒“盯”上,这些高风险人群,陈孝平建议提高警惕、积极预防:1.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2.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属;3.免疫力低下的人、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医务人员;5.幼托机构工作人员;6.器官移植接受者;7.经常接受输血或者血液制品的人;8.有多个性伴侣者。

疫苗有助于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疫苗也有助于预防肝癌。乙肝疫苗也被认为是第一种防癌疫苗。除此之外,陈孝平提醒,市民还应保持以下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尤其是花生和玉米,因为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对肝脏健康构成威胁。同时,食用蔬菜水果前要清洗干净或削皮,以减少农药残留和细菌污染的风险。

适度运动:提倡进行适度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抵抗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禁烟戒酒:烟草和酒精都是对肝脏有害的物质,长期过量饮酒会大大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保持肝脏的健康状态。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长期熬夜则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因此,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定期体检: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比如乙肝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