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插秧机在南安市水头镇的一片秧田进行插秧作业
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绘新图。日前,我市2024年“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南安召开,与会代表在水头镇观摩。
走进南安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项目现场,大盈溪穿镇而过,流域沿线坐落有呈美、朴一、埕边等10个村。朴一村南港农业公园是南安市“一县一溪一特色”项目“稻梦空间”节点的核心区,村里将河道治理与乡村整治有机融合,修建大盈溪边绿色休闲漫道,为村民营造良好的游玩休憩场所。漫步在长达4公里的漫道上,一侧是溪水淙淙,一侧是果蔬琳琅,生态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南安结合水头镇大盈溪流域两侧村庄、农田、工业厂房,充分挖掘沿线各村的文化底蕴、特色民俗,策划打造从石壁水库到五里桥文化公园的村居田园风光和生态走廊,以“一廊两核十村十点”为空间结构,串联起沿线万亩“美丽田园”和10个“美丽村庄”,带动全域“美丽经济”串点成线、蝶变成景。
在五化农田示范基地,一块块初现雏形的农田错落有致。南安水头智慧田园平台上详细显示着每一块网格地块的种植信息,实现空间化、精细化、动态化全要素管控。千亩良田示范区,大型无人机械穿梭在田间地头,有序进行机耕、插秧、植保等工作。在这个观摩点上,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技术得到应用,实现从耕整地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烘干、初加工全程机械化。
项目建设期间,南安重点实施田块整治,实施“开岸行动”,整合流转沿线零散“巴掌地”“边角料”土地,不到一个月,流转耕地1000多亩,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为种好“智慧田”,南安进行工厂化育秧、数字化管理,积极开展“智慧农机”建设,目前南安市1.2万台农机投入春耕生产,已完成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17.5万亩,机耕率达99.5%。
春雨园林布谷声,声声不住劝春耕。当下,我市聚焦“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以美丽河道建设为依托,以美丽田园建设为重点,以美丽村庄建设为延伸,以美丽经济转化为目标,突出水系、农田、村庄三位一体,扎实有力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具有泉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把乡村振兴美好图景变成幸福实景。
□融媒体记者 高慧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