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往往庄重典雅,情感深沉,然而,他们同样擅长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表现手法,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他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花门口。诗人问他,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要不我摘下来用它“买”你的酒?没想到严谨之外的诗人还有这么率真和幽默的一面啊!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猪肉颂》
众所周知,苏轼是个“美食家”,寥寥数语,把烹饪黄州猪肉的过程写得诗意盎然又富有哲理,足见其日常生活中的雅趣。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诗人昨晚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诗人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他,于是用手不耐烦地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词句诙谐有趣,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