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麻 粩

日期:04-17
字号:
版面:第14版:清源·刺桐红       上一篇    下一篇

(CFP 图)

□潘慧彬

前不久,我回永春老家,见到了几个老姐妹。多年未见,重逢时,大家仍不忘拿出麻粩,对上暗号: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你以为我们在说电视上的广告,不不不,早在那广告出炉之前,我们几个早就用行动完美演绎过了。能让我们有兴趣“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只有老家的麻粩。

那时,我们这一群“80后”还在上小学。出生在乡村的我们,家庭都不富裕。菜是自家种的,盛产什么菜,就吃什么菜,连吃一个月。鸡鸭是自家养的,养大了也舍不得吃,大多抓去卖了,换点生活费用。只有麻粩,是父母舍得花钱为我们买的。听长辈说,麻粩是诸葛亮发明的。父母愿意买麻粩给我们吃,或许是想让我们沾沾才气吧。可是,想从父母手中得到麻粩也挺难,得考高分才行。我们几个女同学结了盟,发了誓:“有好书共读,有麻粩同吃,就是好姐妹。”于是,发考卷的日子成了我们的“麻粩狂欢节”,无论是谁得了高分,我们都要庆祝一番。

庆祝仪式开始了。首先,“状元”要用一张报纸折个“状元帽”戴在头上,然后端出盘子,把得到的麻粩放在正中间,盘子从小伙伴手里一一传过。麻粩在姐妹们的目光洗礼下绕了一圈,终于又传到“状元”手里。“状元”目光犀利地审视了一遍麻粩,似乎是为了确认麻粩的完整性。我希望她能快点,她要是多看一会儿,我们的口水恐怕要流一地了。好不容易等她检查完毕,到了“共享美食”环节。有时得到的麻粩只有一个,问题来了:五个人分吃一个麻粩,怎么才过瘾?聪明如我们,早就想好了!瞧,“状元”把麻粩扭一扭,掐成五个小段。姐妹们玩兴大起,总是先把麻粩外层香喷喷的花生碎舔得一干二净,接着把那一小段麻粩继续拉长,见到中层的麦芽糖糖衣藕断丝连,拉出好长一段糖丝,开始舔中间的糖丝。中间的糖丝吃完了,才把最里层酥脆的白色“果干”一口吞下。有时,她们会另辟蹊径,把麻粩放在水中泡上一两秒,在半干半湿的状态下,把麻粩含在嘴里,等它慢慢化开,也别有一番风味。而我,更喜欢配上茶水,减去了几分甜,只剩下恰到好处的香脆。

吃完了麻粩,我们还要到村里生产麻粩的作坊看一看。制作麻粩要把糯米用水浸透磨成粉蒸熟,加入芋泥搅拌,这是麻粩中间能形成雪花状拉丝的关键,搅拌好的糯米糍晾晒后做成半指宽、二寸长的果坯烘干,放入油锅里初炸,麻粩坯慢慢膨胀起来,如同充满气的气球一般。把它复炸成金黄色,放到熬制好的麦芽糖膏里打个滚,再捞出裹上花生碎。这样纯手工做出的麻粩酥脆香甜,有嚼劲还不黏牙,难怪能成为古代的闽南贡品。

有时,我们围在一起,讲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麻粩的故事。原来,诸葛亮发明麻粩,竟是为了给刘备迎娶孙尚香当喜糖。此后,麻粩就被频繁用于民间婚娶下定、纳彩、迎娶等民俗活动中,又逐渐成为闽南人所喜爱的茶点和馈赠佳品。

如今,老姐妹相聚,麻粩依然是我们之间重要的感情纽带。且以麻粩致敬我们之间松而不散、甜而不腻的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