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石埕往昔

日期:04-15
字号:
版面:第13版:清源 刺桐红       上一篇    下一篇

闽南大厝门口,常有个大埕或者相对宽阔的地方,犹如一个大家庭的门面。在我老家的门口就有一个石埕,石埕始建于何时、由何人所建已经无从考究了,对于我来说也不重要了。经历了长年的风吹日晒,石埕的表面变得斑驳陆离,磨得光滑可鉴了。

听奶奶讲,1924年1月,那时爸爸还未出生,我家的大厝被当时惠安出了名的土匪派人烧了,烧得只剩下断垣残壁,家人只能在石埕旁搭盖起简易住房。石埕见证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

早年,石埕是生产队的活动场所,生产队队长会组织社员代表在这里开会,布置生产任务、社员分工等,像谁种地、谁浇水、谁犁田,安排得清清楚楚。石埕旁边是仓库,平常大门都是紧锁着的,在小孩子眼中,那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除了生产队队长、保管员可以进去,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因为里面储藏着重要物资。只有分粮食的时候,大门才会开着,孩子们出于好奇会探头去偷看着,里面散发着各种粮食的味道。

邻居平常还在石埕上印煤球、打麦、晒稻谷。

小时候,跟我同龄的小孩很多,夏天傍晚,石埕简直成了儿童乐园,什么捉迷藏、老鹰抓小鸡、跳绳、踢毽子等轮番上演,尤其是冲关这种游戏,石埕由一块块石板拼成,是一个天然的玩冲关场所。

记得有一年春节,生产队还在石埕组织拔河比赛,奖品是毛巾、脸盆、热水瓶等一些日常用品,特别热闹。

这里还是一个集体会餐的地方,大家常端着饭菜到石埕吃晚饭,边吃边聊天,海阔天空,时不时还有人会哼上几句自编的歌谣,你一句,我一句,虽然五音不全,但也声情并茂。

白天偶尔有过往做小买卖、收破烂、染布、耍猴戏的外地人,也会在石埕逗留,石埕犹如农村的小集市。邻里的红白喜事等也经常在这里举行,这里一直充满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几十年过去,如今很少有人在石埕上走动了,旁边长满了杂草,很难再看到昔日热闹的模样。每当想起老家的石埕,内心都会感到欣慰,石埕犹如一个沉默寡言的老者坐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自己过往动人的故事,让人心里充满留恋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