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带我去旅游吧。”假期到来前,儿子忽然提议说。“上哪儿去呢?”我问。“去哪都行,只要能坐火车。”儿子的回答很干脆。
我突然想起来,10岁的儿子还没坐过火车,看来他是对这件事产生了好奇,才如此急不可待地要去旅游,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儿子第一次乘火车,就买软卧吧,坐起来舒服点。”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我最后决定买两张去北京的软卧车票。
我和儿子的座位在下铺,一走进软卧包厢,就看到上铺的乘客已经到了,是两位中年人,一位坐着用笔记本电脑工作,一位躺着玩手机,包厢里十分安静。
火车开始向前行驶,车轮撞击着铁轨发出的单调声音,不停地敲打着耳膜。上铺的两位中年人始终一言不发,包厢内的气氛异常沉闷。儿子早已失去了刚上火车时的兴奋劲。在熬了两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忍不住对我说,想去相邻的硬座车厢里转转。
“那里比较乱,去逛一圈就赶紧回来吧。”我嘱咐儿子说。但之后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没见到他回来,只能赶紧起身去那节硬座车厢里找人。刚一进去,我就看到儿子与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正玩得起劲,一旁的乘客们也不时会过去逗逗这三个孩子,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一直回荡在车厢中。
在舒适的软卧包厢里,儿子像一只被囚禁的小鸟,而在简陋的硬座车厢中,他却玩得十分开心,这样的反差确实让我始料未及。
我看着儿子快乐的背影,不禁感慨,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这个过程不仅是身体的迁徙,也是心灵的洗礼,正如在硬座车厢里,儿子找到了快乐,也收获了友谊。
当儿子回到软卧包厢时,他的脸上还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问他:“儿子,你为什么在那个车厢那么开心?”儿子笑着回答:“爸爸,因为在那个车厢里,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能分享快乐,一起笑。”
我明白了,对于孩子来说,快乐不是取决于环境的豪华与舒适,而是取决于是否有朋友与笑声的陪伴。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单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从那以后,我便更加注重培养儿子的社交能力,让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交流和互动,我相信这样做,也能帮助儿子真正快乐地成长。
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态度。我想,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身处在何种环境,只要能保持一颗接纳一切的平常心,就能收获源源不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