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早春的薄雾开始消散,山林的苍翠景色渐渐显现。我漫步在老家门外的小道上,踩着被雨水打湿的泥土,感受着氤氲的晨露,闻着青草和野花混合的清香,心中满是悲凉与惆怅。
河岸边的几棵柳树,在水面上拂动着新生的枝条,好似要将河水也染绿。我望着随风摇曳的柳枝,不禁陷入时光洪流,思绪一下便飘回到那年的春天。
记忆里的那个河岸边,也种着成片的柳树。每当水位上涨,河水就会漫过河堤,好似要把岸边的青草拥入怀中。那些随风摇摆的柳枝带着水气,将树下的我包裹在湿凉的雾气中。距离柳林不远的一块空地上,爷爷正在犁地,拖拉机发出阵阵轰鸣声,与他口中哼唱的老歌相互呼应,犹如一首好听的协奏曲。
由于家里烧火用的是草叶,每次爷爷犁完地,就会带着我去柳林里捡树叶。爷爷背的箩筐里,总会放着一壶浓茶,还有一根用来钩枯枝的杆子。两手空空的我,就老老实实地跟在他身后。穿过一排排柳树,我好奇地问爷爷:“柳树代表什么呢?”爷爷想了想,说:“‘柳’的读音像‘留’字,有离别的意思,也代表思念。”
湖水轻漾,柳枝拂夕阳。记忆中的那天夕阳无比美丽,目之所及皆是暖意。看着爷爷逆光而行的身影,小小的我觉得那就像是电视里播放的神仙返回天宫的画面。我紧紧牵着爷爷的手,漫步在小路上,担心我会觉得无聊,爷爷一边走,还一边给我讲有趣的老故事。
去年的清明节,我再次回到老家。青山依旧,芳草如茵,但慈祥的爷爷已经不在了。扫墓时,不经意的一瞥,我才发现爸爸默默地坐在爷爷坟前的一块石头上,眼睛直直地盯着墓碑上的文字,好像正在发呆。但再仔细一看,爸爸其实眼里一直噙着泪水。看着平时不苟言笑的爸爸,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脆弱,我也不由得伤感起来。
回家的路上,爸爸因为肩上挑着大包小包的祭品,笔直的背显得有些佝偻,我看着他的背影,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每一滴酒都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也回不到年少。”时间总在流逝,人也总在改变,最好的年华就像是无法翻转的沙漏。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轮轴,但是我们可以珍惜眼前的点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眼前,把握当下,才不会让那些孝顺的机会成为被风吹走的尘埃。我想,或许柳树代表的不仅是离别与思念,它更像是一种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美好的载体。看着爸爸遗憾于未能对爷爷尽孝,我便更想要及时握住眼前的每个机会,去陪伴爸爸。
我赶紧加快脚步跟上爸爸,一只手抓紧他布满老茧的手,另一只手帮他提起沉重的篮子,像当年爷爷牵着我的手,也像过去爷爷牵着他一样。夕阳西下,我与爸爸相伴而行,一起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远方的家走去。
(作者系晋江市子江中学初二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