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日期:04-11
字号:
版面:第14版:清源·五味斋       上一篇    下一篇

周末,我常常骑着小电驴往返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然后在孩子上兴趣班的这段空档,我的世界里,只剩下一个字——等。等的这段时间,往往是数个回忆充斥着“等”的影像碎片。

小时候,我曾住外婆家,外婆常常叮嘱我:“在门口坐着等啊,你爸妈就会来接你了。”于是,我常常静静地坐在门口,翘首以盼数着日子等待爸妈接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不知道等了多少个日升日落。

再后来,外婆经常要外出做事,不方便带上我,就嘱咐我:“乖乖在门口坐着等我!外婆很快回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于是,我又开始新的一轮等待。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最初,外婆会留两把蜜饯或者小零食之类的,哄我乖乖在门口等。外婆让我在门口等,也实属无奈。一开始是在家里等着,直到有一次,外婆有事外出,独留我一人在家,我玩耍累了口渴,倒一杯热水,为了让水快点凉下来,我拿起手边的扇子开始扇,却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滚烫的热水洒到了我的腿上,烫得通红冒泡。我疼得哇哇大哭,蜷缩地坐在地板上。想要出门找大人,却发现大门紧锁,只能无助地啜泣,直到外婆回来,看到满地狼藉,着实吓坏了,一把将我抱起冲凉,疼痛难忍的我叫苦连天,外婆也跟着潸然落泪……

此后,外婆便将水、零食放在门口,让我在门口等。

我拿着蜜饯在家门口的门槛石上坐着,吃着小零食,满心欢喜地希望外婆早点回来。等得无聊了,我便会起身踱步于家门口,或是观赏身旁的花花草草,或是玩起跳房子、过家家的游戏,或是昏昏沉沉地打起了瞌睡,然后在一阵阵途经家门口的乡邻的欢声笑语中惊醒,而后,又沉沉地睡去。

当然,孩童贪玩的天性也充盈了等待的时间。偶尔,邻居的孩子从家门口路过,或嬉戏,或交谈,或一起坐在门口发呆,有伙伴的日子,等待这件事就忘却脑后了,全身心地投入孩童的世界中去,别提有多快乐了。春天,在门口的桃花树下玩过家家;夏天,到小溪里抓小鱼小虾;秋天,抓几只青虫挂在鱼钩上,放到水里去钓鱼;冬天,拿着袋子到田里去摘黄花菜……这些等待中的小小插曲,也成了我童年最快乐的回忆。

喧嚣落幕,百无聊赖是常态。大多数时间,我依旧时常坐在门口的石槛上,看着阳光从大门口照射进来,刚开始像门板那么大面积的光亮铺在水泥地上,接下去水泥地上亮闪闪的阳光越来越窄,变成了竹竿一样,然后在眼前一晃什么都没有了。望着天上清冷的月牙,一阵冷风迎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邻居出工的人陆续回来了,他们熟练地拍打着身上的灰尘和疲惫,转身又争分夺秒地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外婆才风尘仆仆地赶回来。那一刻,埋怨无助瞬间烟消云散,转而投入一天中的暖时光。

往事一幕幕,等的感受也纷至沓来。短时的等待让人焦虑,长时间的等待让人茫然。在等待的日子里,有茫然、叹息、不知所措,有心急如焚、急不可待,有哀叹抱怨,等得多了,久了,我也逐渐沉淀了心性,最后,撇去眼前浮云,才发现等待并不是索然无味。这段历程,喜或悲要靠我们自己的心态去调控。或散步,或到休闲吧喝茶,抑或是去朋友家做客,打发等待的时光。当孩子下课,迎上来的那一刻,才发现浮光掠影,过尽千帆,我们能做的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