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现首宗人类
感染猴B病毒病例
日期:04-06
本报讯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近日正调查一宗人类感染猴B病毒(又称猴疱疹病毒)个案,并提醒市民应避免触摸或喂饲野生猴子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卫生防护中心介绍,香港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37岁男子,他因发烧及神志不清于3月21日被送往医院急症室。目前,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情况危殆。病人的脑脊液样本4月3日经检测后证实对猴B病毒呈阳性反应。
根据病人家属提供的资料及初步调查,病人于2月下旬曾到访金山郊野公园,其间曾接触野生猴子,并被猴子袭击受伤。流行病学调查仍在进行中。
中心发言人表示,上述个案是中心录得的香港首宗人类感染猴B病毒病例,但是此类个案曾于我国内地以及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多个地方发生,主要由猴子咬伤或抓伤而引起。
内地首例猴B病毒感染者出现于2021年,患者为一名53岁男性兽医,他在北京一家专门从事非人灵长类动物繁殖和实验研究的机构工作。他在2021年3月4日和6日解剖了两只死猴子,一个月后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随后发烧并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曾在几家医院就诊,最终于5月27日死亡。(晚综)
新闻链接
什么是猴B病毒?
据报告,猴B病毒最初于1932年被分离出来,是猕猴体内的一种地方性α疱疹病毒,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和交换身体分泌物水平传播。
猴B病毒在其自然猕猴宿主中并不明显,但约有60例致病性人畜共患猴B病毒感染病例零星发生,其致死率为70%—80%。尽管二次传播的风险较小,但也曾发生过一例人际传播的情况。
猴B病毒在猴子之间主要经交配、咬伤或抓伤、带毒唾液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
猴B病毒在某些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通过被猴抓伤、咬伤、针头刺伤、笼具刮伤和黏液飞溅等引起人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