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莫使防伪码成“伪码”

日期:04-03
字号:
版面:第04版:评论·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显示为正品,包装和使用感受却有出入。日前,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自制”防伪查询网站,联系官方渠道查询才让虚假防伪码现出原形。记者调查发现,防伪码和查询系统都可以花钱购买,甚至能量身定做。而一些冠以“中国”“全国”名号的防伪查询系统也是由商业公司运作管理,并不具备可靠、权威的资质。(央视网报道)

防伪码是一串随机、可变的数码,它具有随机性、唯一和隐藏性。防伪码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手段,消费者只需在防伪查询系统中验证这段数码,即可判断产品的真伪。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产品的真伪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权益。因而,防伪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防伪码对于有效打击假冒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防伪码查询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网站查询、电话验证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这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物信心。同时,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不同的防伪码和查询系统,进一步提高防伪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提供有力的保障。

然而,防伪码仍然需要和其他物理防伪技术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有些不法分子对防伪码造假。他们利用消费者“很少质疑防伪码”的心理,使用假防伪码,并在假防伪标签上放一个自己的400或者800防伪查询电话,当消费者打电话查询时,得到的结果是正品,但其实并不是。有的则是将低价产品的防伪标签取下来,并重新粘贴到假冒的高价产品上。还有的从地下作坊等渠道获取真品的防伪标签,并将之粘贴在假冒产品上面,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除了商品不一样,其余信息都是真的。

防伪码造假是违法的。防伪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被伪造或篡改,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伪造或冒用防伪码,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此外,非法印制或销售防伪标志也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会受到法律制裁。

莫让防伪码成为“伪码”。生产厂家应不断跟踪研究假冒产品的仿冒手段,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采用特殊的印刷技术、复杂的防伪编码生成算法以及材料和工艺,使仿造变得极为困难。要确保防伪查询系统的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等措施,以防黑客入侵和篡改数据。还应宣传推广,让消费者了解这款防伪商品,教会消费者辨认产品真伪。

消费者为应对防伪码造假带来的风险,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要警惕社交媒体或非官方渠道上的虚假信息,应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结合产品密封状态、包装标识等防伪措施进行验证,谨防不法商家伪造或者冒用防伪码。

防伪码作假欺骗,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执法部门应关口前移,防治结合。教育消费者正确使用防伪查询工具以及提供明确的渠道,有效降低防伪查询被操纵和作假的风险,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防伪信息。要根据厂家提供或群众举报的线索,有针对性地加大打击造假者的力度。某些打着“国”字号的防伪码企业造假,损害国家机构的公信力,更要查查其命名是否合法,不能让其顶着“国”字号的防伪平台给假冒伪劣产品背书。只有依法依规从严治理,方能形成震慑。

防伪码也要“防伪”。要双管齐下,加强对造假的“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铲除防伪码造假这一灰黑产业链,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