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泉州晚报

措施出台应更周全

日期:04-03
字号:
版面:第04版:评论·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张家界农业局把炒茶叶的机器贴封条,不准农民自己炒茶”,引发关注。3月30日,南都记者从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视频中陈某的经营加工点因未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一直以来,茶农自产自用莓茶均可自行炒制。

此事随即在网上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按张家界市永定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的说法,张家界永定区农业农村局“不准农民自己炒茶”,是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莓茶产品质量。该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未取得相关许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等情形的莓茶经营加工点进行依法治理,无可厚非。从网上的消息综合来看,莓茶种植在当地已经形成了规模,当地政府很重视莓茶产业,如果品质不好的茶大量进入市场,会对共有品牌的声誉带来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地如果想把莓茶这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确实需要统一标准,保证莓茶的品质,实现更好发展。

那么,此事为何会引起广泛争议呢?这是因为许多茶农世代与茶相伴、以茶为生,炒茶制茶对他们来说,属于一项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也已经形成了传统和习惯。新的措施出台,应该把工作做细做实,不能操之过急,不要一刀切。自家炒制茶叶,不仅是文化技艺的传承,同时也是茶农的经济来源。出台涉及茶农收益的新措施,更应该谨慎、周全。在发布政策的同时,要多去倾听民意,去解决茶农的实际困难。

张家界市永定区在通报中说,下一步将高度重视群众关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茶农切身利益。同时,积极引导茶农对莓茶经营加工点进行规范。的确,需要在产业发展和传统手艺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